西方人從中國古代智慧中尋求管理的救世良方並非始於今日。早在17世紀,西方管理學者就已意識到管理學離不開中國智慧,他們便回過頭來,求助於東方智慧。17世紀末,來到中國的意大利人利瑪竇用拉丁文翻譯的《四書》在法國出版,於是孔子思想在歐洲各國知識分子中間流行開來。當時有“歐洲孔子”之稱的魁奈和法國啟蒙運動領袖伏爾泰,都把孔子的畫像供奉在自家的禮拜堂裏。依照美國漢學家顧立雅的說法,“孔子成了18世紀啟蒙學者們的守護神”。

    與儒家相比,《道德經》《孫子兵法》因其實用性而更受歡迎。美國著名管理學家喬治在《管理思想史》中強調:“你想成為管理人才嗎?必須去讀《孫子兵法》!”

    縱觀中西方的成功企業,其管理都離不開中國傳統哲學智慧,即使是沒有專門研究過中國傳統哲學,也異曲同工地應用了中國傳統哲學智慧。著名企業家李嘉誠在談到“企業管理理念是什麽”時說:“我的管理理念是把流暢的中國傳統哲學思維模式與西方理性的科學管理相結合。”通用前CEO傑克·韋爾奇說過:“你簡直無法想象讓人們變得簡單是一件多麽困難的事情,他們恐懼簡單,唯恐一旦自己變得簡單就會被人說頭腦簡單。現實中事實正相反,那些思路清楚、堅韌不拔、有能力、有成就的人們正是最簡單的人!”他這一理念與孔子“大道至簡”的哲學思想相一致。

    就在國外的管理者學習中國的傳統文化和管理智慧時,我們的企業家卻對自己的文化瑰寶視而不見,其實隻是源於缺乏自信和盲目崇洋媚外。在西方管理理念盛行的當下社會,如何重建民族文化自信,把中國幾千年傳承下來的優秀的哲學思維模式融入到企業管理中,在現代化的管理體係中運用傳統文化的領導謀略,達成“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中國式管理模式,成為新世紀中國企業家和管理谘詢界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