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和成長在太行的一個鄉村家庭,和濱海城市的繁榮和蓬勃發展的經濟比起來,我們的鄉村可以說是正經曆著痛苦。那裏也有陽光,那陽光不是溫暖而是毒辣地炙烤著這片土地。

遠望去,土地上那些佝僂的背影,在朝夕之間,在春秋中,在這片土地上耗盡心力。他們在這片土地上成長,他們用汗水滋養著這片土地;他們在這片土地上學會堅強,他們用腳步堅實了這片土地;他們生於黃土又歸於黃土,世世代代生生不息。

風暴來了,他們的心如那田間搖曳的莊稼般顫動,他們的淚在他們滿是溝壑的臉頰上縱橫,如那淹沒田間的水,層層漫過他們的心田,浸沒他們的呼吸。幹旱來了,莊稼如他們枯瘦的身體般搖墜,他們看不到豐收,他們混沌的眼幹涸而空洞。

當然,他們也有快樂的時候,隻是這種幸福如此卑微。他們最大的幸福就是豐收,飽滿的穀粒仿佛是一粒粒珠寶,他們的眼角便笑成了月牙。他們最渴望的生活便是風調雨順,他們隻想也隻要那樣平凡的生活。

起初,生長在鄉村的現實讓我感到了失望,後來隨著年歲一天天流逝,我開始從一個天真懵懂的孩童成長為一個滿懷理想的青少年。與此同時,我的內心也漸漸趨向成熟。我認識到:也許環境會製約一個人的成長,但環境卻不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因為即便在陡峭的懸崖上,也有挺立的孤鬆;即便在寒冷的冬天裏,也有傲雪的紅梅;就是在猛烈的暴風雨下,也有翱翔的海鷗;就是在湍急的流水中,也有逆流而上的不屈鮭魚。惡劣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人才比比皆是,這使得我沒了理由再去抱怨那生我養我的鄉村。

有時候細細一想,跟浩瀚的宇宙比起來,人是那麽渺小,渺小的如同宇宙中微乎其微的一點。同時人的生命又是那麽短暫。雖然我不再抱怨生在鄉村的不幸,但我更不願意在這短暫的一生中埋沒鄉村,就此沉淪,我要博,我要改變。

一隻雛鷹起初膽小如鼠,當它改變自己懦弱的習性後,才能勇敢地飛向蔚藍的天空;一棵幼草起初孱弱無力,當它在風雨中改變自己柔弱的身軀後,才能變得更加堅強,緊抓泥土不倒;一條大河起初彎彎曲曲地在山區奔湧,當它改變自己的運動方向後,才能自由地奔向浩瀚的大海。雛鷹、幼草、大河無法改變藍天風雨和山地,但它們勇敢改變了自己,走向輝煌。同樣,我不能改變我所處的環境,但是我卻能改變自己。

於是,我開始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向我向往的城市一步步邁進,就像一顆蒲公英的種子滿懷希望地飛向外麵的世界。說實話,我也曾想過在這拚搏和改變的過程中會遇到的種種千辛萬苦,和那說不盡的坎坷與挫折。但我知道,每年的春天都必須要穿過最寒冷的日子,才能抵達生命的內心,所以,我並不會因此而退縮。

其實,在任何一種博大的輝煌背後,都掩藏著許多鮮為人知的痛苦和艱辛。也許正是因那痛苦和艱辛,那博大,那輝煌,才更令人敬慕、向往和尊崇。就像我的人生,是必須要經曆漫長的跋涉和坎坷,才能到達那風光迷人的峰頂。而那峰頂,也隻有經過萬般的磨礪,才會更加美麗迷人,才會對於我們變得熟悉。

我的一生,不需要靠華麗的出場揚名,也不需要靠飄渺的謝幕獻勝,但我一定要靠不斷拚搏的人生來贏得掌聲。我無法預定自己的開始,更無法設置自己的未來,但至少我可以“不顧一切,縱身握住陌生的,不可知的命運,然後,以大無畏的英勇把他征服”。

作為太行的一個誌存高遠的青年,我就是那太行山上的朝陽,巍峨連綿的太行山終究是遮不住朝陽的。朝陽最終還是要跳出太行山,用陽光去照亮大山外的任何一個他喜歡的角落。

作者:車誌輝

地址:沁水中學336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