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太守王朗上任這麽多年,第一年忙得不可開交,但他的心情卻好得不能再好,渾身充滿了力量。

    受王朗之邀,許劭再一次成為汝南功曹,擔負起協助王朗的重任,四處奔走。孫策進入豫州境時,許劭就跟著豫州刺史滿寵、汝南太守王朗等冉陳郡北境迎接。

    君臣相見,歡聲笑語一片。滿寵率先拜見孫策。孫策打量著滿寵,心情大好。

    “伯寧,你擔任豫州刺史幾年了?”

    滿寵笑容滿麵。“九年又三月有餘。”

    孫策點點頭,轉身對許劭道:“許公,朕選的這個豫州刺史如何?”

    許劭有些尷尬,卻還是上前行禮。“陛下選的這個豫州刺史如何,豫州百姓最清楚,他們已經用行動表達了自己的態度,何須臣饒舌。”

    孫策仰大笑。許劭這話得有水平。這次各州獻金,助朝廷緩解貨幣不足之困境,豫州共獻一百八十萬金,獨占各州鼇頭,彰顯了豫州的過人實力。豫州富庶,豫州刺史自然有功。若沒有滿寵這個黑臉刺史坐鎮,豫州世家想以身試法的人絕不是一個兩個。

    “豫州太平,民眾殷富,刺史固然有功,諸君的辛苦也不可少。此次豫州獻金一百八十萬,實話,大大出乎朝廷預料。由此可見,豫州不僅有實力,更有境界,這其中諸君有功,許公更是首功。”

    眾人聽了,心中歡喜,連忙躬身施禮,七嘴八舌的著奉承話。許劭心中最為開心。子許他為首功,也不枉他這一番辛苦。“陛下謬讚,臣等愧不敢當。

    孫策笑笑。他這可不是場麵話。最開始提議獻金時,豫州響應的人並不多,不少人心存疑慮,不願意拿出太多黃金。畢竟這是可動產的主體,怎麽能輕易交給朝廷?是許劭四處奔走,多方斡旋,才打消了他們的疑慮,掀起了獻金的高潮。

    禮尚往來,這個人情是一定要還的。大眾廣庭之下不能細,卻不妨先表示一下態度。

    “諸君,刺史雖好,卻不能久居豫州。”孫策笑道:“滿刺史在豫州十年了,也該讓他挪一挪了,要不然會有人朕偏心,獨愛豫州。”他又對滿寵道:“伯寧,司州諸事草創,需要一個像你這樣的幹吏。你將手頭的事總結一下,等接替你的人一到,交接完畢,你就立刻上任。”

    司州就是原來的司隸,包括河南、河內、河東、弘農、馮翊、京兆、扶風七郡,隻是現在還沒遷都洛陽,所以不稱司隸,稱司州。但大家心裏都清楚,孫策遲早會遷都洛陽的,司州很快就會恢複司隸的稱呼,而滿寵就是未來的司隸校尉。

    司隸校尉雖然監察一州,但職權卻比刺史大多了。滿寵不是轉任,而是名副其實的升遷。一時間,無數雙羨慕的目光看向滿寵。

    滿寵心潮起伏,臉上卻不動聲色,隻是淡淡地拱手施禮。

    “唯,臣領旨。”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