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西漢初年最傑出的理論家,賈誼為漢武帝時代的改革指明了方向,但他本人卻仕途坎坷,英年早逝,原因何在?

    原因很多,卻有一點是共識:明於大勢,昧於人心。或者簡單地,太年輕,書生氣。他隻看到了宏觀層麵的帝國危機,看不到微觀層麵的人心向背,觸到了周勃等老臣的利益。

    來到這個時代,孫策一直提醒自己不要太理想化,不要太追求完美,但事實證明,思維慣性不是那麽容易克服的。他對稱帝的不熱心,他對戰事進程的刻意把控,都源於他避免受挫的心理預期。

    即使他也明白,完美是不存在,挫折遲早會來。

    登基稱帝的事在去年年底就開始討論,眼看著又過了一年,還沒有定論,他不急,別人急,以至於一向不主動議政的袁衡都開口提醒。不管是她個饒意見,還是別人借她之口,又或是兼而有之,都足以明文武眾臣已經迫不及待的希望他再進一步,不想再等了。

    違眾者不祥。他一心要做個引導者,而不是滿足於一言九鼎的獨裁者。就算是獨裁者,如果無視手下的利益,最後也會成為孤家寡人,獨而不裁。

    他不想落到那種地步。

    孫策很快就召集張紘、虞翻、朱儁、蔡邕、黃琬等人議事,主要議題有兩個:定都何處,朝廷架構如何設置。雖然他沒有提登基,可是張紘等人都清楚,孫策這是正式考慮登基稱帝的問題了。

    朝廷架構的事好辦,一直在準備,絕大部分人選都已經確定了,隻等公布。都城定在何處,卻有不少的分歧。

    去年剛剛開始討論這個問題時,關症河東、河內還沒入手,誰也沒想到會這麽快,洛陽並非最佳選擇,默認的都城首選還是建業。一年過去,形勢發展太快,關症河內、河東入手,並州眼看著也要平定,洛陽便成了都城的首選。不管是地形還是心理慣性,洛陽都比建業更合適。

    虞翻不同意,理由也很充足,自董卓亂政以來,洛陽受損嚴重,已經成為廢墟,修複起來絕非一日之功,就算把所有的事都停下來,集中財力、物力、人力,至少也要一年時間,甚至更久。城池、宮殿修複了,還需要周邊有足夠的戶口,往少了,也要三五十萬戶,這麽多人遷居,也是一個大工程,在洛陽周邊還沒恢複正常生產的情況下,哪來的糧食供應?

    總而言之,洛陽作為登基時的都城有困難,不如建業。

    建業作為吳國國都,已經建設了五六年,基礎設施完備,足以滿足登基大典。文武官員的家屬也在建業,不需要奔波遷徙,完全可以在建業登基,然後從容修複洛陽,三年也好,五年也罷,影響都不大。這樣的例子很多,當初漢高祖是在定陶舉行登基大典,後來遷都洛陽,又遷都關鄭光武帝在冀州真定的鄗城登基,後來才遷都洛陽。相比於定陶和鄗城,建業的條件顯然好得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