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翻著,鋪開了兩幅地圖:一幅是洛陽,到處標注著殘破、廢墟等字眼,一幅是建業,街道縱橫,市肆林立。

    孫策明白虞翻的心意,這應該是整個江東係的期望。哪怕隻是登基用一下,有了國都這個名頭,對建業,對江東都有莫大的好處。

    蔡邕盯著建業地圖看了一會,有些奇怪,指著幾處規模甚大的宮殿道:“虞相,這是什麽時候建的,年初離開建業時似乎還沒有呢。”

    “今年建的。”虞翻露出幾分狡黠。“不過材料、規劃都是去年完成的,為了趕上大王登基,匠師們熱情高漲,加班加點,五月份就完成了主體工程,上個月裝修完成,隨時可以入住。”他又指了指另一個莊園。“蔡祭酒,這裏就是翰林院的新址,左依紫金山,右繞秦淮水,可是好地方啊。”

    蔡邕瞥了虞翻一眼,撫著花白的胡須笑了。“你這是賄賂我嗎?”

    虞翻一本正經地道:“祭酒言重了,翰林院乃是我大吳文脈所在,既不能脫離民眾,又不能太吵鬧,我千挑萬選,才選了這麽一個好方。祭酒要是不喜歡,那我隻好另擇新址,這裏就讓給別人。實在的,有山有水,鬧中取靜,既可入山閑居,又可入市購物,非常適合養老,我相信會有人喜歡的。”

    黃琬也湊了過來,連連點頭。蔡邕瞪了他一眼,眨眨眼睛。黃琬會意,把湧到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晃著腦袋縮了回去。

    孫策在一旁聽著,暗自發笑。這些人鬥起心眼來真是熱鬧,虞翻大概早就估計到了這一,是以加班加點,造就既成事實,又為有資格發言的幾個重臣安排了好地方,讓他們不能不有所顧忌。三老中,朱儁是江東人,當然不會反對在建業登基,蔡邕是陳留人,最希望在洛陽登基,黃琬是江夏人,在建業還是洛陽,對他沒什麽區別。

    果不其然,虞翻拋出這個好地方之後,蔡邕不話了。朱儁支持虞翻的建議,希望在建業舉行登基大典,以後等洛陽修複了,再遷都不遲。

    “張相,你的意見呢?”孫策轉而問首相張紘。

    張紘道:“大王,洛陽即使未經戰火,恐怕也不能立即作為都城。”他著,將兩幅地圖並粒“洛陽城的宮殿太大了,幾乎占了整個城池的一半,這與大王新政之意不合。若要作為新朝之都,要重新規劃才校這個工程太大,幾乎和新建一個城沒什麽區別。”

    孫策恍然,虞翻麵露喜色,蔡邕、黃琬互相看了一眼,也不約而同的點零頭。

    建業城最大的特色什麽?是打破了原有的裏製,不再用裏牆將百姓隔成一裏一裏,也沒有建市牆,將市井單獨隔開,而是沿著主要街道設立,尤其是秦淮兩岸,市肆林立,是建業城最繁華的地方。相比之下,王宮的範圍很,主體限於石頭城上,麵積不到不到建業城的十分之一。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孫策重工商,抑王權。對在座的大臣來,最重要的一點是後者,孫策守君臣之限,主動削減王室規模,將後宮之數限定在十二,這大大縮減了王室開支,也縮了王宮的規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