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

    茶很香。正如楊修所,初入口有些苦澀,細品卻有些甘甜。尤其是不加薑鹽,更能品味到茶葉特有的味道,讓人神清氣爽。

    荀彧喝了幾口茶,心中的焦躁莫名淡了許多。他讚了兩聲“好茶,的確是好茶。沒想到茶還可以這麽喝,以前都是糟蹋了。”

    “喜歡的話,回頭帶一罐走。”

    荀彧也不拒絕,笑道“最好再送幾隻琉璃杯,看著茶葉在水中升騰起浮,自有出塵之福”

    “幾隻?”

    “是啊,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嘛,如此好茶,當與夫人對飲。”

    楊修瞪了荀彧片刻,忽然一拍大腿,哈哈大笑。“這才對嘛。令君,不要整愁眉苦臉的。凡事盡力即可,不一定要追求結果。謀事在人,成事在,有些事是不以饒意誌為轉移的。有時間,不如喝茶。”

    荀彧品味了片刻,忽然又想起“黃龍見譙”的事來,再看眼前的楊修,不免心生戲謔。“是啊,誰知道最後是什麽結果呢,盡力而為,問心無愧就是了。”

    楊修見荀彧得輕鬆,反倒有些不安。隻不過眼神一瞬,並沒有追問。他相信大勢如此,就算朝廷有什麽陰謀詭計,也扭轉不了局麵。

    逐鹿下,最後靠的還是實力。

    兩人默契的沒有再談朝政,起了楊修帶來的那份官製史稿。子派人抄了幾份,分賜幾個重要的官員,荀彧自然也拿到了一份。他已經通讀了兩遍,感觸很深,一直想和楊修探討探討。現在有這麽好的機會,自然不會放過。

    楊彪的這份官製史稿重心在演變,而不僅僅是羅列列朝的官製名稱,他花了大量的篇幅去分析官製變化背後的原因。這件事起簡單,做起來卻很難,尤其是有一個困難幾乎無法克服。

    秦以前的官製資料缺失,幾乎無從談起。

    楊彪的資料來源是經史,經是五經《詩》、《書》、《禮》、《易》、《春秋》,史是三史《太史公書》、《漢書》、《東觀漢紀》。《漢書》和《東觀漢紀》是本朝史,記載很詳細,《太史公》書雖然記載了大量的秦漢以前的事,但沒有專門的百官誌,借鑒的意義有限,反不如五經中的《禮》。所以楊彪有所側重,先秦官製以《周禮》為本,比較簡略,本朝官製以《漢書》、《東觀漢紀》為本,再加上在襄陽著史的蔡邕了新版的《百官誌》,比較詳細。

    《周禮》記載的官製雖然詳細,卻沒有演變過程,借鑒意義有限。就本朝的官製演變而言,有一個特點非常明顯皇權在不斷的加強,而臣權卻在不斷的削弱,尤其是光武中興以來,更是如此,最明顯的一點就是丞相這個官職沒有了。楊彪雖然沒有明,但他字裏行間透出深深的擔憂,將本朝衰落的原因歸結於此,認為是君權過強才造成了外戚和閹豎兩大惡疾,想長治久安,就要恢複抑製君權,恢複相權。

    荀彧對此很好奇,他想知道孫策對這個結論是怎麽想的。據他所知,子對這個結論有些不以為然。這也可以理解,子現在大權旁落,自然不肯承認現狀。如果不是這部書是楊彪主導,隻是黃琬這個黨人所著,子根本不會理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