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人仔細將稿看,一件一件細留神:也有那,大案響馬綠林客,偷貓盜狗那些人;也有那,酗酒無故人打死,拳回氣斷命歸陰;也有那,因財就把人來害,圖謀田產到公庭;也有那,因奸謀害親夫主,奸夫淫婦一個心;也有那,圖嫂害兄人倫壞,總不念千朵桃花一樹根;也有那,因為分家爭產業,弟兄吵鬧到衙門;也有那,雞奸幼童該當死,大清國律造得真。殺剮斬絞軍徒罪,一件一件判得清。大人看罷將頭點,腹內忖度暗暗雲:“知縣做官倒罷了,判斷稿案倒也清。”大人看罷開言道,眼望著,署印的知縣把話雲。

    劉大人想罷,眼望知縣開言:“貴縣倉庫不用查了,想來再無虧欠。”說畢,將未了兒的一案,拿起一看,原來是大案:死囚一名趙喜,當堂招出窩主一名李國瑞,乃是武舉,就住在滄州城北三裏之遙,地名兒叫作李家屯。他父做過湖北武昌衛守備,已故,舉人李國瑞並無兄弟,一妻一妾,膝前有一兒,才交三歲,家中甚是富貴,良田不少,手下有奴仆男女五六個。皆因被盜拉出,知縣傳到當堂,審問不招,掐在監內。他家內妻、妾、一子,還有使用丫環一名,半夜全都被人殺了,業已呈報。縣官驗屍以後,出海捕的文書,訪拿凶手,將舉人定成坐地分贓、窩藏盜寇之罪,現在監內。劉大人看罷,暗暗思想。大人看罷這一案,腹內沉吟默默雲:“這案其中有詫異,定有緣故裏邊存。既言他是官宦後,家中不乏廣金銀。為什窩藏眾響馬?內中情節未必真。”想畢忠良開言道,眼望知縣把話雲:“這案貴縣怎樣問?”知縣聞聽尊“大人:趙喜拉出李武舉,卑職傳他到衙門。”審問先前不招認,次後來,卑職我作一套文:將他舉人來革掉,卑職動刑將他審,把他夾了兩夾棍,他才招承果是真。卑職定罪收監內,誰知他家遇惡人,殺了男女人四口,次日報到我衙門。卑職派人去海捕,而今無獲果是真。知縣正然說話講,忽聽門外喊“救人”。知縣聞聽心害怕,登時之間嚇冒魂!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