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於職守,對工作精益求精,是愛崗敬業的重要表現。社會主義職業道德要求廣大勞動者忠於職守,對工作精益求精,自覺地遵守勞動紀律,嚴格執行各項規章製度。社會化大生產以高度的專門化協作為特征,在工藝流程上,往往采用生產流水線,進入生產流水線的是原材料,而出來的就是彩電、飛機、汽車等成品。在流水線上,要求每個職工注意力高度集中,同步協作,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證產品質量。某一部分的絲毫疏忽,都會影響整個生產過程,影響產品質量。忠於職守的要求,對於接觸易燃、易爆、有毒、汙染物品,以及軍人和從事消防、公安、運輸、醫療、保密等工作的職工,都有重要意義。接觸易燃易爆物品的職工,必須嚴格遵守有關防火防爆規定;接觸有毒、汙染物品的職工,要嚴格操作程序,防止毒氣外溢;軍人則要堅守崗位,不管嚴寒酷暑都要保持高度警覺;

    醫療衛生工作人員,應該自覺地把自己的工作和病人的疾苦、生命安危相聯係,決不能粗心大意,玩忽職守。目前,各行各業都在實行“崗位責任製”,按崗位確定責任,不管是誰,到哪個崗位上工作,都要負起有關責任、執行有關規定,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專職,凡事有標準,工作有檢查。這種崗位責任製,對提高職工的職業道德水平,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職業道德建設,又能使崗位責任製更加完善,更加有效。

    要做到愛崗敬業,需從以下三個方麵努力:

    首先,要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一個人是否有作為,不在於他從事的是何種職業,而在於他是否盡心盡力地把所從事的工作做好。俗話說“七十二行,行行出狀元”。因此,無論從事什麽工作,隻要是對社會有益,對人民有益,就要做到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不能朝秦暮楚,見異思遷,得過且過。

    正如毛澤東同誌在《紀念白求恩》一文中所指出的那樣要“精益求精”。中華民族曆來就是一個推崇敬業樂業精神的民族,素有“寵位不足以尊我,而卑賤不足以卑己”的職業價值觀,非常鄙視那種“大事幹不來,小事不願為”的浮華習氣。古今中外的傑出人物,沒有一個是不熱愛自己所從事的職業的,也沒有一個是不樂意為自己所從事的職業而獻身的。任何一個敬重自己事業的人,都會把這種愛表現在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崗位上。再平凡的工作崗位,也能體現出崇高的敬業精神,能做出突出的成績。離開了這一點,任何鴻鵠之誌,都是不可能實現的。

    其次,要具有腳踏實地的工作態度。腳踏實地做好工作是愛崗敬業的具體表現,工作沒有做好,愛崗敬業就是一句空話。做好工作就需要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流汗水,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心。

    最後,要具有刻苦鑽研、善於創新、勇於創新的精神。任何工作都有學問,所謂“行行出狀元”。隻有認真學習鑽研工作中的學問,才能真正做到愛崗敬業。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