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四個尊重”的核心是尊重勞動。勞動創造了世界,也創造了人自己,是人類文明進步發展的源泉。要尊重和保護一切有益於人民和社會的勞動成果,尊重和保護一切為我國全麵建設社會做出貢獻的勞動成果,努力形成勞動光榮、知識崇高、人才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新風,不斷增強全社會的創造力。

    (一)一切有益於人民和社會的勞動都應得到承認和尊重勞動是一個基本的經濟範疇,在現實生活中表現為不同的形式。雖然不同的勞動形式在社會生產發展中的不同階段,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但不論哪種形式的勞動,都是人類曆史發展進程中不可缺少的具體內容和推動力量。尤其在現代社會,社會化大生產決定了勞動分工的多樣性和複雜性,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更是離不開各方麵的勞動。在社會主義社會,勞動隻有分工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不論是腦力勞動還是體力勞動,不論是簡單勞動還是複雜勞動,一切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貢獻的勞動,都是平等的、光榮的,都應該得到承認、尊重和保護。要尊重普通工農群眾的勞動,因為他們是社會勞動的主力軍,他們所從事的勞動是基礎勞動;要尊重科技工作、經營管理等複雜勞動和創新勞動,因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管理出生產力,科技進步和經營管理日益成為推動當今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因素;要尊重第三產業的勞動,因為這種新形式的勞動在國民生產中的結構比例會越來越大。總之,在社會主義社會,一切勞動都應該得到承認和尊重。

    但是在社會生活實踐中,在一些人的思想觀念上,往往發生各種各樣的偏差。例如,在有的時候,有些人就片麵重視體力勞動,輕視腦力勞動,認為腦力勞動是對體力勞動的剝削,認為隻有體力勞動才能創造商品價值,腦力勞動不創造商品價值。而有的時候,有些人又反過來片麵重視腦力勞動,輕視體力勞動,認為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腦力勞動才是高尚的。其實,對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都不能孤立地片麵地去理解。實際上,馬克思早就指出,創造商品價值都是人的腦、肌肉、神經、手等等的生產耗費,都是人類勞動。人類最初的勞動都是腦力和體力的結合,隻是發展到一定的曆史階段,二者才相對分開,有的人專門從事腦力勞動,有的人專門從事體力勞動。但從某一項目的整個生產過程來看,二者又必須緊密結合。例如,蓋一幢高樓,就既有腦力的支出,又有體力的耗費。如果隻有腦力勞動者提供圖紙,那隻是紙上的房屋;如果隻有體力勞動者添磚加瓦,高層建築也蓋不起來,即使勉強蓋起來,也是會傾覆的。

    既然不論任何形式的勞動,都應該得到承認和尊重,那麽為什麽它們之間的報酬還有所不同呢?在這裏,必須把有貢獻和貢獻的大小區別開來。簡單勞動和複雜勞動對社會主義建設都是有貢獻的,但複雜勞動往往是簡單勞動的多量倍加,能夠比簡單勞動創造更多的商品價值,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根據按勞分配原則,複雜勞動應比簡單勞動取得更多的報酬。這種更多的報酬既包括創造更多價值的報酬,也包括貢獻較大的報酬。按貢獻大小取得不同報酬,不僅是合理的,也是應該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