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道德建設的實踐來看,人們往往較多地注意社會的道德原則、道德規範、道德修養以及職業道德等方麵的問題,而不很重視道德核心在道德建設中的重要地位。為什麽會產生這種情況呢?其原因主要是,道德原則、規範、修養以及職業道德等各方麵的問題,同人們的行為直接聯係,是一個社會從道德上規範人們的行為所必須經常提倡的。例如在封建社會,它在道德建設上所竭力倡導的,就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所謂“三綱五常”和“恭、寬、信、敏、忠、智、仁、勇”等等。在這些道德要求和規範中,有一個貫穿於其中的核心,就是維護封建社會的等級要求,即以維護該社會的尊卑貴賤關係作為貫穿於其中的核心。為什麽在長期的封建社會中,在它的意識形態和道德教育中,總是隻宣傳它們的道德規範、要求,而很少提到它們的道德核心呢?究其原因,就是這種道德核心是為剝削階級服務的,他們不願意也不敢公開其所倡導的道德核心。

    第二,“為人民服務”是無產階級的道德核心。毛澤東同誌曾經說過“為什麽人的問題是一個根本問題、原則問題。”他還進一步指出,一個革命者,如果這個“為什麽人”的問題不能得到解決,他就不可能對革命事業作出應有的貢獻。他強調,“我們說要學習馬克思主義和學習社會,就是為著完全地徹底地解決這個問題。”無產階級,是人類曆史上最進步的階級,代表著現代社會最先進的生產關係。鄧小平同誌也曾經指出:“世界觀的重要表現是為誰服務。”他們強調的都是為人民服務問題的重要性。現在,我們要在領會毛澤東、鄧小平同誌重要思想的基礎上,進一步以江澤民同誌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錦濤同誌的科學發展觀理論為指導,深刻理解我們為什麽要“為人民服務”。從“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所包含的內容看,它是我們為什麽要“為人民服務”的基本根據,是確立為“人民服務”人生觀的根本道理所在。

    首先,人民是生產力中最具決定性的力量,是推動我國先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基本力量,也是推動社會變革和改革的主體。為人民服務就是要尊重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和尊重人民的曆史主體地位;就是為我國先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要求服務,把自己放到這個決定社會發展、推動曆史變革的主體中去,成為社會曆史主體的一員,成為推動社會發展和曆史進步的先進力量。這是曆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也是我們堅持為人民服務人生觀的基本理論依據。

    其次,人民群眾是文化創新和發展的源泉,是先進文化創造的主體,也是檢驗文化先進與落後、精華與糟粕的試金石。

    一切先進的文化都有著恒久的人民基礎,人民群眾也是吸納先進文化最深厚的沃土,他們最需要科學的理論、優秀的作品和高尚的精神食糧。為人民服務就要沿著先進文化前進的方向,以先進的文化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要以先進的文化武裝人民、引導人民和鼓舞人民,並結合人民群眾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積極進行文化創新。這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現實要求。

    再次,不斷發展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歸根結底都是以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實現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人民的利益是關係社會和國家全局的最具有決定性的因素,是衡量我們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的最高標準。為人民服務就是為人民謀利益,就是通過實現人民群眾各方麵的具體利益去實現人民群眾的整體利益,通過實現人民群眾的暫時利益去實現人民群眾的長遠利益。這是我們堅持社會主義製度和共產主義理想的根本宗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