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贈大唐

第一百六十二章 孔穎達代父收徒(1/2)

    哈哈哈!

    孔穎達哈哈大笑,“老祖宗說,人要懂的禮尚往來。大唐向來是禮儀之邦,雖然有和平之心。但被人欺負到家門口,就算是孔某一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定然也要上去搏命。”

    “沒錯了。這不就是老祖宗說的,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嗎?聖人之學是什麽?老祖宗當時已經說過了,沒必要去強加解釋,到最後隻是畫蛇添足。”

    秦長青越說越激動,“所以,孔師您要整合儒學,學生第一個讚成。書成之日,秦氏印書局,將免費為孔師印刷,讓孔門正宗學說,流行於當下。讓那些狗屁的曲解,全都見鬼去吧。”

    一瞬間,所有人都沉默了。

    “我明白了,全明白了。”

    陳宵賢像是突然頓悟了一樣,狠狠一拍桌子,“我懂了,我懂秦公子讓我來這裏教學前,所說的三觀了。”

    孔穎達等人全都看向陳宵賢,滿臉疑惑,“三觀?什麽是三觀?”

    “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陳宵賢說的十分激動,可孔穎達等人還是不懂,於是,陳宵賢接著解釋到。

    “教書育人,其實就是要讓學子們養成良好的三觀。站在不同的角度,通過不同的層次,去看待問題,也就是培養學子們換位思考的能力,提升學生們的內在思維。

    人生觀是什麽?不就是人對活著和生存的定義嗎?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我來秦家莊之前,很不屑這些莊戶之流,甚至是教莊戶的孩子們讀書,我覺得不恥,因為在我的觀念裏麵,就算他們識字又如何?

    最後,沒有舉薦沒有科考,無非就是能識文斷字的莊戶而已,最終什麽都不會改變的。

    但是,這就是秦相公又說過的階級目光,也就是鼠目寸光。我比莊戶們多了什麽?不就是多了一點識文斷字的能力嗎?但是呢,莊戶們會把自己家積攢的,舍不得吃的雞蛋、白麵,做好了送來給私學的先生們吃,起初我還覺得難以下咽,現在看來……我是打錯特錯了,我陳宵賢不配為人師表啊,不配在私學裏麵教書啊。”

    陳宵賢說到這臉色通紅,“因為我自己都沒有養成良好的三觀,我自己都沒有形成一個判斷事情價值的標準,我忽略的其實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東西啊……秦相公,我想在閑暇之餘去勞作,走近田間地頭,去看看這群生我養我的莊戶們!沒有他們辛勤的勞作,哪有我們的吃飽穿暖?”

    每個人對三觀的定義是不同的,就好像孔穎達的理解就不一樣,他想整合儒學,想要把聖人之言搞明白,可聖人已經說的很明白了,不需要在進行大量的注解的,所以,孔穎達認為,直接把聖人之言,翻譯成白話文就好了,越簡單才能越深入人心。

    而其餘幾個人,也像是頓悟了一樣,尤其是周樺驄,以前他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麽為官,真的,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麽做官,可現在周樺驄知道了,做官是什麽?聖人之前就說了,簡單明了的四個字:為民做主!

    “孔師,學生覺得,您之前所說的不成熟的想法,已經逐漸成熟了。”周樺驄對著孔穎達說道。

    “長青,我的父親孔安,勉強算是我半個老師,他一聲沒有傳人。在彌留之際,想讓我幫他找個傳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