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皇太子

第1640章

第1640章 ‘山魈’的情緒激動,朱慈烺並沒有再理會他。而是,轉頭對身邊的暗衛孟樊超說道:“動手吧。” 孟樊超點點頭,隻見他伸手在旺財腦後門一拍,旺財眼睛一瞪,隨即口吐白沫登時暈倒在地。 這一下,讓對麵的崇禎等人加倍的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崇禎皇帝更是茫然不解,不明白兒子到底要做什麽:“慈烺,你想幹什麽!” 朱慈烺沒有回答,隻是對著牢門外大喊:“不好啦,出人命了!惠安國殺人啦,惠安國殺人啦!” 一聽到惠安國三個字,外麵的幾個獄卒登時慌了神。他們急匆匆的跑了過來,在牢門外一看,隻見旺財口吐白沫的躺在地上不省人事。而那個‘山魈’就坐在旺財身邊。 朱慈烺指著那個‘山魈’說道:“惠安國殺人了,殺人了。他說了一個秘密,他跟我們說了一個秘密。” 一聽說是秘密,這獄卒加倍的驚慌。有人已經飛速奔了出去,去縣令平常深那裏通風報信去了。另一個獄卒,在緊張的看著這一切。 原來‘山魈’叫惠安國,當朱慈烺叫出‘惠安國’這三個字的時候,崇禎皇帝的臉色大變。他也死死的盯著‘山魈’,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明朝的軍餉,依靠“屯糧”、“鹽引”、“民運”和“京運”四個途徑來解決。“屯糧”指由軍屯士卒交納的稅糧;“鹽引”指用鹽引換取的商屯糧;“民運”指從民田上征收的稅糧;“京運”指由戶部太倉庫撥付的存銀。 明朝前期的軍餉,基本上由“屯糧”和“鹽引”解決。明朝建立後,明政府曾大規模推行軍屯和商屯。開國之後,明太祖即“令軍士屯田自食”,要求衛所軍卒,一部分負責戍守,一部分從事屯墾。 每名軍卒種田五十畝為一分,又或百畝,或七十畝,或三十畝、二十畝不等,並可得到耕牛、農具的資助,收成之後須向政府交納賦稅,叫做“屯田子粒”。 宣德以後,由於官豪勢要侵占屯田,將校侵暴屯卒,加以吏治敗壞,軍屯逐漸遭到破壞,屯田子粒逐年下降。由於商品經濟的發展,明政府又於弘治五年令商人納銀代粟,“每引輸銀三、四錢有差。” 到了崇禎年間更是吏政腐敗,而各地流寇造反不斷。加之邊關滿清虎視眈眈,遼東局勢不穩,加上國內戰爭頻繁。想要打仗,就得耗費大量的軍餉錢糧。這些軍餉錢糧從何而來,隻能從各地征調。 當年闖賊李自成肆虐,先是從河南流竄到湖廣。將整個湖廣大地霍霍了個遍,流寇所過之處,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 而在這之前,朝廷曾有三省的賦稅收入,想經過漕運運抵京城。這關乎於三個省的財政收入,因為連年的戰亂,加上漕運也不太平。於是,在抵達京城的時候,朝廷又決定改走陸運。 四處都是流寇作亂,這批三個省份的賦稅收入眼看就要送達京城了。偏偏,在雄縣的時候就出了事。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