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皇太子

第112章

第112章 “這...”李浩有些發呆,這種損招,你都想得出來? “怎麽,不行麽。”朱慈烺看著他。 李浩喜笑顏開,興奮的說道:“不不不,下官是覺得此計大妙,妙不可言!哈哈哈,下官這便去準備,若是城內沒有大鍋,便重新開爐鍛造也來得及。殿下,下官想到在廣勝寺和奉國寺內有兩個大銅鼎。將銅鼎運到城牆上,用來煮水甚是適用。” 朱慈烺點點頭:“好,你去準備吧。孟樊超呢,你去把他叫來。” 流寇鑽山雕麾下五百人,調撥給了孟樊超統帥。聞聽皇太子召見,他慌忙帶著部下找到了朱慈烺:“殿下,有何吩咐。” “孟樊超,你去將城內老房子牆角弄一些地霜來,記住,越多越好。還有,城內所有鋪子裏的硫磺全部收繳,給本太子弄來,本太子有大用。” 地霜,便是硭硝。此時的大明朝火藥技術雖然得到了一定的發展,然黑火藥的黃金比例並不成熟。朱慈烺要做的,是改進黑火藥的配方。讓這些黑火藥,變成威力巨大的炸藥。 明清的兵書等記載中硝、硫磺、木炭是8:1:1的比例,一旦比例不對,威力就會大打折扣。 硫磺占1*%左右,木炭占1*%左右,硝石占7*%左右,才是黑火藥最佳配方。 而那些老房子,尤其是廁所之類的牆角白色結晶物是硭硝,古代做火藥用的,原理是水泥或是塗料中的硝酸鉀被水溶解後溶出,之後水分蒸發,結晶。 誰知,朱慈烺還是大大低估了這個時代的製造能力。他這麽一說,孟樊超立刻明白了:“殿下,您是想找一些做火藥的硝石麽,咱們軍中就有啊。” “軍中,何在?”朱慈烺略微好奇的問道。 “殿下忘了,咱們從錦州帶來的八門大炮。洪總督送了十幾桶的火藥,說是讓咱們固防所用。” 洪承疇擔心朱慈烺的安全,除去給足了將士們的軍械之外,還有八門大炮。有炮,自然就有火藥。隻是,這些木桶的火藥雜質太多,需要提純。 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和清軍打仗的英國軍官Bingham在其著作《英軍在華作戰記》中提到,中英大角、沙角之戰,中國“火藥庫裏麵存放著幾千磅粗火藥,裝在木桶和泥罐中,我們全部投之於海,因為雖然中國火藥的成分幾乎和我們的相同,卻是一種粗劣的東西”。 另一名英軍軍官伯納德的《尼米西斯號輪船航行作戰記》也說“中國火藥效果不強,與英軍相比,雖然製作原料和比例差不多相同,但是製作粗糙,加大了為完成某種任務的難度。” 由於火藥質量不佳,甚至還混有泥沙,導火炮的射程和威力受到很大的影響,炮彈“有時僅滾下炮口和翻一些筋頭”。 火藥製作不精的弊病古書中也記載的很清楚,《火器略說》中提到,“中國官藥,所用硝、磺、炭,其數多寡與英國官藥同,所不可知者,質欠精純,匠役偷減,局疏查驗,草率從事,遂致物料雖同而功效相去懸殊”。 既然有火藥,朱慈烺更是大喜過望,這就不用他再去搜集了。隻需將這十幾桶火藥重新提純,便可以威力大增。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