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1334章八路軍的戰略大反攻(2/5)

    8月下旬,解放張家口,全殲日偽守軍2000餘人。並在9月2日前陸續解放了蠡縣、永清、安次、遵化、曲陽、淶水等30餘座縣城。

    9月2日後,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八路軍部隊繼續進攻,解放了察哈爾、熱河全省和河北、山西一部分縣城。向東北進軍的部隊一直挺進到沈陽。

    二、晉冀魯豫根據地戰略大反攻;

    1945年8月14日至22日為反攻作戰第一階段。太行軍區以8個團組成道清支隊先後攻克博愛、輝縣;以7個團組成西進部隊向沁縣、武鄉地區進攻。

    白晉(白圭至晉城)、正太(石家莊至太原)、平漢鐵路(北平至漢口)沿線各軍分區部隊分別攻克潞城、讚皇、昔陽、襄垣、及馬坊鎮等據點數十處,切斷了平漢、白晉等鐵路線。

    太嶽軍區以5個團主力向平遙東泉地區進攻;同蒲鐵路(大同至風陵渡)沿線各軍分區部隊收複據點50餘處,攻克鹽池、夏縣、平陸和茅津渡等地。

    冀魯豫軍區以13個團組成中路軍攻克延津、封丘、陽武(今原陽)等縣城後,直逼河南省會開封。

    以3個團組成南路軍配合中路軍圍攻開封、蘭封(今蘭考)地區日偽軍;以11個團和地方武裝組成北路軍接連攻克平鄉、雞澤、曲周、廣平、冀縣、武邑、景縣等縣城,切斷德石鐵路(石家莊至德州)線。

    八路軍其他各部隊分別收複東阿、沛縣、平陰、魚台、金鄉、鄄城、定陶、肥城等縣城和許多據點,並向濟南、徐州逼近。

    1945年8月23日至9月2日為反攻作戰的第二階段。

    為了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於20日決定成立晉冀魯豫軍區,任命劉伯承為司令員,鄧小平為政治委員,同時恢複冀南軍區。

    軍區成立後,根據中共中央、中央軍委22日關於以相當兵力威脅大城市及交通要道,而以主要兵力奪取小城市及廣大鄉村的指令,軍區以部分兵力威脅開封、新鄉等城日偽軍,迫其收縮集中,以主要兵力奪取中小城市,殲滅分散孤立之日偽軍。

    據此,太行軍區道清支隊攻克獲嘉、武陟、溫縣等,其他部隊占領武鄉,奪取平漢路西側許多據點。太嶽軍區主力攻克邢村鎮及張蘭鎮等據點。

    同蒲鐵路沿線各軍分區部隊在八路軍遊擊第2、第3支隊協同下,攻克濟源、垣曲等縣城,並掃清了靈石、霍縣、趙城、洪洞、翼城、絳縣等城的外圍據點,破壞了平遙至臨汾段鐵路。

    冀南軍區部隊攻克長清、清平、臨清、隆平、堯山等縣城,配合太行軍區部隊破壞了元氏至邯鄲段鐵路。

    冀魯豫軍區中路軍攻克長垣縣城及淇縣東北之道口、新鎮等據點;南路軍收複通許、杞縣、民權等縣城,迫使偽軍一部投降。

    2日,日本政府正式向同盟國簽署投降書。

    1945年9月3日至12日為反攻作戰第三階段。軍區遵照中共中央軍委的令,在挫敗國民黨軍進犯的同時,繼續攻殲拒絕投降之日偽軍。

    在平漢路沿線連續攻克滑縣、內丘、高邑、邢台、湯陰、磁縣、邯鄲等19座城市。

    在新鄉以南地區攻占原武、中牟等縣城,在道清鐵路(道口至清化)沿線攻克焦作、修武、孟縣、沁縣,同時在其他地區收複齊河、夏津、高唐、曹縣、茌平、菏澤、寧陽、衡水等縣城,解放了大片國土。

    八路軍共殲滅日偽軍10萬餘人,繳獲步馬槍7萬多支、輕重機槍1600多挺、各種火炮130餘門,收複縣城80多座,使太行、太嶽、冀南、冀魯豫解放區連成一片,打通了與華中、山東、晉察冀及晉綏解放區的聯係。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