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1334章八路軍的戰略大反攻(1/5)

    各根據地1945年戰略大反攻;

    一、晉察冀根據地戰略大反攻;

    1945年8月10日,八路軍晉察冀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聶榮臻,遵照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的指示和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的命令,對晉察冀軍區所屬部隊大反攻作戰作了具體部署:

    反攻矛頭主要指向北平、天津、張家口、承德、山海關等地,並以一部兵力挺進東北,協同蘇聯紅軍和東北抗日聯軍作戰。

    1945年8月11日,晉察冀軍區向日軍華北方麵軍司令官下村定發出最後通牒,勒令日軍繳械投降。

    晉察冀軍區所屬冀晉、冀中、冀察、冀熱遼各軍區隨即以部隊主力共11萬餘人,民兵63萬餘人,在人民群眾的支援下,對已陷入解放區包圍中的日偽軍,展開全麵大反攻。

    晉察軍區主力一部與冀熱遼軍區部隊一部,於12日從東、南、西三麵包圍了北平,占領通縣機場。

    冀中軍區部隊主力於19日晚對天津發起進攻,占領楊村機場,攻克外圍據點,一度攻入天津西站。

    晉察冀部隊主力,配合晉綏軍區部隊奪取太原,從東麵與東北麵進抵城郊。

    冀晉、冀中、冀熱遼軍區部隊各一部,為策應對平津的圍攻,分別對保定、石家莊、唐山展開猛烈進攻。

    正當反攻勝利進展之際,國民黨當局公然與日偽軍合流,在美國指使和幫助下,調運大軍搶占平津與交通要道,進逼解放區。

    19日,蘇蒙聯軍向張家口以北之狼窩溝日軍展開進攻。

    20日晨,冀察部隊對張家口發起總攻,23日晨收複張家口,活捉偽蒙疆政府副主席於品卿與偽市長韓森,隨即對各縣拒降偽軍展開全麵清剿。

    至11月2日,察哈爾省完全獲得解放。

    冀熱遼軍區部隊一部分別從興隆與圍場兩地出發,北合擊承德;另一部從冀東區北進平泉、淩源、赤,兩路大軍會同蘇軍消滅熱河境內偽軍,其中受降了在興隆的偽“滿洲國”軍2個旅、7個“討伐隊”和青龍的6個“討伐隊”。

    9月23日,淪陷14年的熱河省獲得解放。

    冀熱遼部隊主力北進後,留在冀東區的部隊連克縣城11座,9月1日收複華北重要港口秦皇島。

    1945年8月中旬,冀熱遼軍區部隊主力,分前後兩個梯隊,分別由冀東區向東北挺進。

    前梯隊一部由九門口出關,30日在綏中地區與蘇軍會師,共同南下攻克山海關。

    盤踞在興城、錦西、錦州等地之偽“滿洲國”軍兩個旅與偽滿保安警察部隊全部被出關八路軍解除武裝。

    在向遼西進軍途中清除了遼西13個縣的偽滿軍警和土匪武裝,建立了政權機關,沿途設立了兵站。

    9月5日,部隊進入沈陽。冀熱遼出關部隊在東北抗日聯軍協同下,對各大城市實行軍事管製,解除偽滿軍警武裝,籌建人民政權。

    同時,部隊又擴建了8個步兵旅、2個炮旅、10個獨立團及黑龍江邊防支隊。

    至10月中旬,遼寧全省,吉林、黑龍江兩省西部地區,亦獲解放。

    1945年8月10日,晉察冀軍區主力在地方部隊和民兵的配合下,開始全麵大反攻。

    冀晉軍區以2個分區的兵力向大同、集寧、商都方向進攻,並配合蘇軍作戰;同時以2個分區配合晉綏軍區向同蒲鐵路北段進攻。

    冀察軍區以3個分區向張家口、張北、多倫、沽源等地進攻,並配合蘇軍作戰;同時以2個分區向北平方向進攻。

    冀中軍區以3個分區向天津、塘沽進攻;同時以2個分區在冀晉軍區3個團配合下向平漢路北平至石家莊段及其良策進攻。

    冀熱遼軍區以主力一部向北寧鐵路沿線廣泛出擊,另一部向東北進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