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1320章金戈鐵馬之雪楓刀(1/5)

    彭雪楓創建新四軍騎兵團,九分鍾時間,將三百多個日寇盡數斬殺。

    有人說,新四軍騎兵團所依賴的是他們的新式武器一一“雪楓刀”。

    從殷商時期開始,我國就已經出現了騎兵,當時被命名為“多馬衛”。

    此後,隨著馬匹的馴化技術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戰馬,出現在古代戰爭中。在冷兵器時代,騎兵衝擊力大,對陣步兵有著天然優勢。

    即使到了熱兵器時代,騎兵同樣沒有落伍,在平原作戰時,騎兵部隊總能展現奇效。

    而我軍在紅軍時期、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相繼組建過騎兵部隊。這些勇猛的騎兵將士們,他們奮勇拚殺,最終迎來了全中國的解放。

    本章講述的是在抗戰時期,我新四軍四師騎兵團的故事。

    在抗戰時期,新四軍處於河網密布的江淮地區,本來沒有組建騎兵部隊的先例。

    確實騎兵在江淮地區作戰,展開困難,取得的效果並不佳。

    但是在1941年的反頑鬥爭中,我軍看到了組建騎兵的必要性,開始組建新四軍的騎兵團。

    從1940年開始,馬家匪軍所部的騎八師(與紅軍西路軍是夙敵),開始刻意同新四軍製造摩擦。

    新四軍對國民黨軍騎八師,始終保持著克製,不願意破壞抗日統一戰線。可是國民黨軍騎八師得寸進尺,騷擾我抗日根據地,謀害新四軍將士。

    1941年,在國民黨騎八師的挑釁下,新四軍五千多人,同騎八師展開戰鬥。

    在這場戰鬥中,我軍不敵馬家匪軍,無奈落敗。新四軍損失了千餘人,老三十二團將士們幾乎全部犧牲,這是皖南事變後新四軍最慘重的失敗。

    這次反頑鬥爭,讓新四軍明白了騎兵的重要性,開始組建屬於新四軍的騎兵。

    上級領導命令新四軍第四師師長彭雪楓將軍,組建新四軍騎兵團,打造新四軍的騎兵部隊。

    彭雪楓將軍看到戰友們流血犧牲,當即接受任務,開始籌備組建騎兵團的事宜。

    彭雪楓將軍請教周純麟、曾玉良兩名同誌,這兩位同誌都曾有組建我軍騎兵部隊的經驗。

    周純麟被稱為“紅色哥薩克”,是騎兵名將,曾玉良曾組建過八路軍第一二九師騎兵團,擔任過騎兵團團長,兩人均有豐富的騎兵組建和指揮經驗。

    當時彭雪楓將軍麵臨的困難重重,因為新四軍既缺少戰馬,又缺少騎兵作戰武器。

    缺少戰馬,彭雪楓將軍就不顧辛勞,去往各個新四軍部隊,征集戰馬。彭雪楓將軍常常一連幾天,不眠不休,為籌集戰馬的事情操勞。

    在勸說其他幹部,捐出自己的坐騎前,彭雪楓將軍早早的,帶頭捐出了自己的坐騎,一匹青白相間的戰馬,馬的名字叫“火車頭”。

    最終,騎兵團籌齊了三百匹戰馬,共有四百多名騎兵戰士。

    彭雪楓將軍深刻地體會到,組建騎兵部隊,不僅利於打突擊,追殲敵人,在通信、偵察方麵也會有奇效。

    而且第四師駐紮地靠近洪澤湖,水草豐美,可以解決戰馬的食物問題。

    1941年8月1日,在淮寶縣岔河鎮,第四師召開騎兵團成立大會,宣告了新四軍騎兵團的成立。

    騎兵團雖然成立了,但是依舊還有困難,那就是騎兵武器的短缺。彭雪楓將軍精通武藝,文武雙全,對騎兵作戰用的馬刀很熟悉。

    他研究了蘇軍的高加索式馬刀,繳獲的日寇馬刀以及馬家匪軍的馬刀,最終發明出一種帶護手圈的馬刀。

    這種馬刀,比日寇的馬刀長五公分,比馬家匪軍的馬刀長十公分,鋒利無比,被稱為“雪楓刀”。

    “雪楓刀”雖然長度增加了,但是重量降低了,拿起來輕便,作戰效果更好。

    “雪楓刀”被一把把打造出來,裝備到新四軍騎兵團中,騎兵團的將士們展開了緊張的訓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