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1310章玩火必自焚(待續)(1/2)

    有人說,在整個抗戰中,國共合作的雙方都是同床異夢,沒有一天認真合作過。

    此話謬矣!

    其實在抗戰之初的兩年裏:1937、1938年,應該是國共合作的蜜月期,尤其是除中央軍之外的那些雜牌軍。後來蔣介石改變態度,突行“溶共、限共、反共”的政策,形勢才發生逆轉。

    後來投敵的川軍144師,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

    抗戰爆發以後,中日之間的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國民黨地方實力派也逐步放棄門戶之見,投入抗日救國的洪流。

    四川省主席劉湘命令部下出川為國效命,先後派了12個軍分批出川抗戰。

    川軍在皖南擔負著重要的戰略任務。

    國民黨設第三戰區總部在屯溪,其中包括川係第二十三集團軍,是第三戰區的主力。川軍將領唐式遵擔任戰區的副司令長官。

    在皖南的川軍配合中央軍進行了多次戰役,如廣德、誓節渡之戰,青貴戰役,積極打擊敵人。

    “從此,唐式遵即統率川軍兩軍與日寇作戰於皖南、浙贛之間,前後八年,大小戰鬥不下數百次,官兵傷亡,難以統計。”

    總體上講,川軍在抗戰方麵還是積極的。連被俘的日軍士兵也承認:“中國的草鞋兵(指川軍)很勇敢。”

    在皖南,川軍與新四軍曾經進行過親密合作。

    首先,在戰場上進行了多次配合。

    比如灣沚戰鬥中,川軍將領郭勳祺親自指揮第144師同新四軍第3支隊緊密協作,取得了重大勝利。

    戰鬥之後,郭勳祺電謝新四軍第3支隊,並令第144師補充第3支隊步槍子彈3萬發、黃軍服和白襯衣各500套。

    川軍第二十三集團軍在長江擔任布雷任務,由於日軍防範甚嚴,都靠新四軍遊擊隊和人民群眾的掩護。

    “新四軍支隊長陳毅就經常派遊擊隊幫助川軍布雷,解決布雷隊的食宿和掩護問題。”

    其次,川軍多次給予新四軍物資方麵的援助。

    當時國民黨頑固派對新四軍的槍支彈藥、糧餉軍需補給,經常克扣、拖延甚至不發。

    郭勳祺對此感到十分氣憤和憂慮,於是主動給予支援,曾數次贈送槍支彈藥。其中一次是在1938年秋,由管理武器庫的軍械員李文光經手,送給步槍30支,子彈1萬發。

    再次,兩軍經常進行文娛活動交流。新四軍東進後,“周恩來、葉挺後來均到過岩寺;開展統戰工作,和二十三集團軍(川軍)保持友好關係,利用打球、參觀、聯歡的機會了解情況和爭取他們的進步官兵。”

    應第50軍的邀請,新四軍戰地服務團的負責人曾經率領文工團和籃球隊到第50軍進行演出和比賽,軍長郭勳祺殷情接待,並觀看了新四軍文工團演出的戲劇以及籃球比賽。

    隨後,郭勳祺也派第50軍的戰地服務團到新四軍駐地回訪,受到新四軍首長和廣大官兵的熱烈歡迎。

    新四軍曾在自己的油印刊物上刊出一幅體現兩軍密切合作的畫麵:兩隻巨手緊握,一隻手上寫著“新四軍”,另一隻手上寫著“五十軍”,生動地表現了兩軍的友誼。

    新四軍的同誌還為第50軍拍了一組照片,共13幅,其中一幅l是郭勳祺全身戎裝立像。後來這組照片被刊登在美國的一家報紙上,題為《川軍保衛皖南》,並附有英文說明。

    抗戰初期,川軍與新四軍為何能親密合作?

    首先,當然是由中日民族矛盾和抗戰的大局決定的。

    隨著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中共中央曾對新四軍指示:“對各種不同的友軍,除宣傳抗日團結大道理外,必須特別強調與他們有切身利害的問題。例如對川軍須特別強調八路軍、新四軍與川軍之友誼,強調蔣介石侵占四川和消滅川軍之陰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