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1309章叛軍一四四師(2/5)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平時那些大大小小的軍閥沒有良知、沒有底線,為了稱霸一方,不顧人民死活大動幹戈,導致無數生靈塗炭,讓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但是抗戰爆發,中華民族生死存亡之際,他們放下個人恩怨,以民族利益為重,率領子弟兵迎戰日軍,為抗擊異族入侵赴湯蹈火,四川軍閥也是如此。

    抗戰爆發前,軍閥劉文輝、劉湘為了稱霸大打出手,在四川進行了曠日持久的“二劉大戰”,給四川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

    蔣介石則利用劉湘和劉文輝之間的矛盾,想坐收漁翁之利。

    1933年,在老蔣的支持下,劉文輝向劉湘認輸,這場叔侄大戰才畫上句號。

    可是蔣介石支持劉湘不是無緣無故的,他有不可告人的目的,那就是借劉湘的手控製川軍。

    二劉大戰結束後,蔣介石就開始了一係列削減川軍的操作。

    1937年6月28日,蔣介石秘密籌組川康軍事整理委員會,對川軍實施整編。

    7月6日,川康整軍會議在範紹增的範莊內舉行。

    會議上何應欽向劉湘攤牌,要求其裁撤部隊。

    軍隊是軍閥的命根子,劉湘死活不答應,會議形成僵局。

    就在此時,盧溝橋事變爆發,川軍逃過一劫。

    何應欽丟下川康軍整理事宜返回南京打算應變,劉湘為了保證自己對川軍的控製權,主動致電蔣介石要求出川抗日。

    不管劉湘本人怎麽想,數十萬“川康軍”將士深明大義,早已熱血沸騰,要上前線殺敵救國。

    接到劉湘來電,蔣介石喜出望外,調川軍出川抗日能阻止日軍前進步伐,還能削弱川軍實力,實在是一箭雙雕。

    於是對於劉湘的請戰,蔣介石欣然應允,任命劉湘為第七戰區司令長官,川軍被整編為第22和第23兩個集團軍,出川抗日。

    但是讓劉湘沒有想到的是,他聰明一世糊塗一時,上了蔣介石的當。

    第22集團軍鄧錫侯、孫震部北上出川後,被蔣介石命令進入山西,改歸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指揮。

    而劉湘自己統轄的第23集團軍剛進入武漢,就被命令奔赴黃河沿岸,聽從第一戰區司令長官程潛指揮。

    如此一來,川軍就有被瓜分的威脅。

    劉湘不是省油的燈,他怎麽會善罷甘休呢!

    於是他直飛南京,質問蔣介石。

    蔣介石在劉湘的質問下一時無奈,遂答應他建立第七戰區②,將川軍交由劉湘自己指揮。

    但天不作美,劉湘胃病嚴重,身體每況愈下,無法掌控部隊,隻好忍痛接受川軍被分割的現實。

    1938年1月20日,劉湘在漢口病逝,身為第七戰區副司令長官的陳誠,接過指揮棒,川軍的劉湘時代宣告結束。

    從此之後,川軍成為沒娘的孩子,無論是裝備,還是糧餉都低中央軍一等,川軍將士就有了怨言,不滿情緒在心頭滋生。

    這時候,川軍144師的師長是郭勳祺,他們歸23集團軍統轄,經曆了南京保衛戰和太湖阻擊戰。

    郭勳祺外號猛張飛,打仗非常勇敢但也非常魯莽,容易感情用事。

    太湖作戰時,郭勳祺心想跟日軍交戰這麽久了,還沒有見過日軍長得啥模樣,於是就產生了抓俘虜的念頭。

    在抓俘虜過程中,郭勳祺受到日軍阻擊,不幸腿部中彈負傷。

    1938年,郭勳祺傷愈複出後,升任第五十軍軍長,範子英繼任144師師長,部隊被調到皖南、贛東地區,擔負起“防共”任務。

    郭勳祺與陳毅是老鄉,關係不錯,在北伐前就有聯係,所以川軍不但沒有敵視新四軍,雙方反而關係融洽、合作愉快。

    這樣一來,國民黨頑固勢力不幹了,郭勳祺被解職,進入中央陸軍大學學習。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