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1306章喋血皖南③(待續)(3/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在張正坤率領的第三支隊努力下,新四軍軍部及部隊的北移通道基本打通。

    11月下旬,新四軍軍部2000多名非戰鬥人員和大批彈藥、物資經過銅、繁通道運往江北。

    第三支隊的戰士們私下議論,看來大部隊快過江了。

    然而,形勢突然發生逆轉,日軍增加兵艦加強對長江的封鎖,國民黨第二十一集團軍總司令李品仙在江北布防堵截,扣押船隻。

    在這種情況下,新四軍軍部決定改變北移路線。

    1940年12月末,張正坤電告第三支隊挺進團,軍部決定不從銅、繁地區過江,令其迅速集中部隊返回江南歸隊。

    林維先複電稱:“我團已全麵展開,因交通不便,需10天左右時問才能集中部隊。”

    軍情緊急,張正坤再次電令挺進團“集中南渡”後,就帶著司令部的人先行過江回到繁昌。

    1941年1月1日,張正坤在支隊駐地赤沙鎮西南的三條衝召開第二支隊五團營以上幹部緊急會議。張正坤作了簡單動員:

    “國民黨頑同派把矛頭指向我皖南新四軍。新四軍軍分會已經在12月28日作出全線北移的決定,但北移路線不從我們這裏走了。軍分會決定部隊首先南下,過茂林,然後向東經榔橋、寧國附近,再向北到蘇南溧陽一帶待機過江。為保證軍部北移安全,軍分會決定我三支隊迅速南下,趕到雲嶺隨軍部一起行動。”

    由於挺進團未來得及收攏南渡,第三支隊的戰鬥部隊隻有第五團和直屬隊1000多人。

    部隊在繁呂的沙灘腳附近倉促集結後,於黃昏冒雨出發,趕往新四軍軍部所在的雲嶺地區。

    皖南新四軍各部9000多人集結於雲嶺地區。所有部隊編成3個縱隊:

    老一團、新一團編為第一縱隊,傅秋濤任司令員兼政委;老三團、新三團編為第二縱隊,周桂生任司令員,黃火星任政委;第三支隊的第五團和軍部特務團編為第三縱隊,張正坤任司令員,胡榮任政委。

    行動部署是:以第一縱隊為左縱隊,出求嶺;第二縱隊為中縱隊,出丕嶺、薄嶺,軍直屬隊(含教導總隊)隨第二縱隊行進;第_三縱隊為右縱隊,出高嶺。3個縱隊合力攻下星潭後,再合兵擊寧國,攻郎溪,到溧陽,迂回北移。

    1941年1月4日傍晚,張正坤指揮第三縱隊離開雲嶺。天空漆黑,部隊打起火把,猶如多條火龍遊動於起伏的山巒之問。

    行進中大雨如注,火把被澆滅,天地問一片漆黑,部隊在泥濘的山徑問摸索前進。

    抵達章家渡時,冬季裏平靜的青弋江卻奔騰咆哮,猛漲的江水使預先架設的浮橋變短,先頭部隊奮力加長浮橋,可剛通過1000多人,浮橋就被洪水衝斷。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