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1302章在繁銅前線(續完)(1/2)

    (續昨)1939年5月,五團團長孫仲德調任新四軍江北遊擊縱隊司令員,五團政委曾昭銘調任新四軍教導總隊上幹隊黨支部書記。譚司令決定五團第一營營長徐錦樹擔任五團團長,五團第二營營長林開風擔任五團政委,第三支隊六團參謀長梁金華擔任五團參謀長。

    第二支隊三團副營長何誌遠調任第三支隊五團政治處副主任。第一營營長祝喜良、副營長鄧林,第二營營長陳仁洪、副營長馬長炎,第三營營長李鍚鋒、副營長葉露霄。

    第三支隊組建獨立營,由原六團三營副營長沙海根任獨立營營長。

    沙海根是湖南茶陵人,與譚震林是同鄉。但是在湘贛蘇區的時候,譚震林雖然是領導,並不認識沙海根;到沙海根當團長的時候,譚己調往福建了。

    但是沙海根調往三支隊,確實是譚震林的主意。譚震林翻閱八路軍調任幹部檔案時,發現了沙海根,知道沙海根曾經是林欣兒的部下,強將手下無弱兵,沙海根肯定錯不了!

    所以說,沙海根調往三支隊,與其說是譚副司令看在同鄉情份,倒不如說是看在林欣兒的份上。

    果然,一年多來,沙海根的表現讓譚震林很滿意。

    三支隊在幫助地方建黨的同時,還積極主動組織和武裝群眾,收編地方武裝,組建遊擊隊。

    駱雲山原是國民黨繁二區區隊裏的班長,該地區淪陷後,他帶領部下,打著抗日旗號,在大、小磕山和保大圩一帶打擊敵人。

    1939年初,三支隊派劉全等人在保大圩開展活動,與駱雲山聯係,收編了他的武裝,組建了一支受三支隊和縣委領導的遊擊隊,活動在紅花山、馬壩一帶。不久,這支隊伍發展到60餘人,1940年6月編入“長江遊擊隊”二連。

    1939年秋,三支隊五團協同繁昌縣委成立了“繁昌縣獵戶隊總部”,按總隊序列,區建大隊、鄉建中隊、保建分隊。

    發展到1940年,全縣獵戶隊員1200多人。獵戶隊在縣委軍事部和總隊部的領導下,組織開展站崗放哨、搞情報、做保衛、鋤奸除特、截取敵人物資、配合部隊作戰等。

    同年秋,縣委組織部長蘇拓夫深入敵後大、小洲,組建了一支遊擊隊。到1940年,這支隊伍發展到50餘人。9月編入一支隊一團。

    1939年秋,蘇拓夫還組建了沿江遊擊隊,始建時隻有一、二十人,在長江上打擊敵人,為部隊擴兵。

    到1940年,發展到30多人,編入三支隊民運科組織的另一支遊擊隊中。

    1940年6月,三支隊五團一營副營長劉全又組建了“長江遊擊隊”,屬三支隊和縣委軍事部雙重領導,下轄2個連,共百餘人,主要活動在大洲、高安、舊縣、馬壩一帶,開展擴兵、鋤奸、籌集錢物。1940年9月,也編入了一支隊一團。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