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1297章湘西會戰④(1/5)

    雪峰山會戰是中日兩國最後一次大會戰,此次會戰由岡村寧次親自指揮。

    岡村寧次在侵華日軍中,算是比較有能力的將領了。但是結果卻是碰到了釘子,被撞得頭破血流的日軍,丟下一萬多具屍體逃跑了。

    在中國戰場飛揚跋扈的日軍,為什麽此時這麽狼狽?

    前一章我們分析了它的原因,但並不具體,本章再蘸筆墨,作一較詳盡探討。

    其實雪峰山會戰的爆發,與其說是日軍司令部的主張,還不如說是岡村寧次的一廂情願。

    東條英機曾經說過:“隻要有強大的意誌力,就可以扭轉局勢,擊敗強大的敵軍,最後反敗為勝。”

    但是1945年的日軍卻是另一個狀態。神風特攻隊的奇葩作戰方式已經一去不複返了。現在整個日軍司令部彌漫著畏戰的情緒。

    美軍強大的火力,讓日本已經油盡燈枯,他們已經意識到,在強大的火力麵前,精神是那麽的脆弱。

    想當初,日軍就是憑著強大的火力,橫行於中國的任何一個戰場上,所向披靡。

    在雪峰山之戰前,岡村寧次曾經想直接攻打重慶。但是此時已經不是1938年,也不是1944年①了。他的方案被大本營否決。

    接下來,岡村寧次還想西進貴州貴陽,從而威脅重慶。這個方案也並沒有得到認可。

    岡村寧次為了通過自己的決戰計劃,甚至開會讓各個師團長聯名上書。但是結果是,會議上響應者寥寥。

    所以接下來,才有了芷江作戰的計劃。而在芷江作戰計劃中,岡村寧次所倚仗的是第六方麵軍。

    第六方麵軍的司令官是何許人也?

    第六方麵軍的司令官是岡部直三郎。他比岡村寧次更加清醒,畢竟他統領的這一個方麵軍的部隊他清楚。

    此時日軍部隊裝備不齊,兵員素質低下。知道實力不濟的岡部直三郎每天吟詩作畫,消極應戰。每次給他下命令,他都會建議停止作戰。

    如果這樣的事情發生在從前,岡村寧次一定會私下把他給做掉。但是今日不同往昔,日軍已經成了秋後的螞蚱,遠在歐洲的德國已經陷入美蘇兩國的包圍之中。

    岡村寧次曾經到部隊去視察,他的參謀告訴他了一件其他日本軍官早就屢見不鮮,但是岡村寧次還沒見過的事情。

    “失敗主義情緒在前線蔓延,官兵中自殺、被俘的人數日益增多,甚至在前線133聯隊內部,出現了反戰的標語。”參謀如是說。

    但是內外交困的岡村寧次還是發起了芷江作戰。這不是他的一廂情願又是什麽?

    由於芷江有美軍空軍基地,芷江機場。對於這一戰,老蔣極為重視,派出了自己15個美械師。

    事實上,日軍在中國作戰,一直深受中國地形複雜,導致後勤補給困難之苦。在雪峰山會戰中,這樣的困難隻增不減。

    抗戰初期,日軍壟斷了製空權,中國軍隊很難奈何它;但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的製空權不斷丟失,到後來,美軍可以任意轟炸日軍後勤,造成了日軍補給極為困難。

    而在正麵,中國軍隊逐漸擯棄了以往的守備戰,采用誘敵深入,包圍絞殺的作戰方式。

    在武岡城,日軍麵對城牆毫無辦法。中國軍隊的火力讓日軍望城生畏。最後甚至派出人肉炸彈去炸城牆,但是依然無法前進。

    在紅嶺山,日軍重廣支隊在渡河的時候被中國軍隊發現。曾經在河對岸布置防禦,等待日軍過河再戰鬥的日子一去不複返了。

    中國軍隊馬上呼叫空軍支援。日軍的浮橋被炸壞,無數士兵掉進了水裏。在中國軍隊強大的火力網麵前,日軍丟下不計其數的屍體逃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