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1294章湘西會戰①(待續)(2/3)

    為解除這種威脅。衡陽戰役結束後,日軍便部署進攻芷江,以此來摧毀芷江機場。

    日軍進攻芷江的部隊為:

    第116師團,師團長為菱田元四郎,下轄步兵第109聯隊,第120聯隊,第133聯隊,騎兵第120大隊,野戰炮兵第166聯隊,還有輜重第116聯隊。

    第47師團,師團長為渡邊洋,下轄步兵第131聯隊,第91聯隊,第105聯隊,騎兵第47聯隊,山炮第47聯隊,工兵第47聯隊,輜重兵第47聯隊。

    第116師團、第47師團一部戰前集結於邵陽縣以南地區;而第47師團主力(重廣支隊)集結於黑田鋪地區。

    除了兩個主攻師團中央突破以外,第64師團、第68師團和第十一軍的第34師團,負責協助主攻部隊完成對芷江的合圍。

    第64師團,師團長船引正之,下轄步兵第69旅團的4個步兵大隊(兩個旅團編製)。該師團1943年5月在華中以獨立混成第12旅團為基幹組建。

    第68師團,師團長堤三樹男,該師團1942年2月在華中以獨立混成第14旅團為基幹組建。

    本次參戰的主要是其主力第58旅團和其他部隊編成的第關根支隊,支隊長關根久太郎,下轄獨立步兵第65,第115,第116,117四個大隊。關根支隊戰役開始前集結於湖南東安。

    第34師團,師團長伴健雄,下轄第34步兵團,騎兵第34聯隊,野炮兵第34聯隊,野戰工兵第34聯隊,輜重兵第34聯隊。

    中國軍隊方麵是以何應欽上將親自指揮的9個軍26個師為主的強大部隊。

    會戰主力為第4方麵軍,總司令為王耀武將軍,下轄四個軍,它的作戰目的是將主力集結於武岡和新化一線,與日軍主力決戰。

    第74軍,軍長施中誠中將【包括第57師,師長李琰少將(黃埔五期);第58師蔡仁傑少將(黃埔五期);第191師,師長蕭重光少將。暫6師,師長趙季平少將(黃埔四期);第196師,師長曹玉珩少將(黃埔四期)】。

    第18軍,軍長胡璉中將【包括第11師,師長封爵林上校(黃埔七期);第18師,師長覃道善少將(黃埔四期);第118師,師長戴樸少將(黃埔四期)】。

    第73軍,軍長韓浚【包括第15師,師長梁祗六少將;第77師,師長唐生海少將(黃埔三期)】。

    第100軍,軍長李天霞中將【包括第19師,師長楊蔭少將(黃埔四期);第51師,師長周誌道少將(黃埔四期);第36師,師長徐誌勗少將(步校一期)】新6軍,軍長廖耀湘少將【包括第14師,師長龍天武少將(黃埔四期);新22師,師長李濤少將(軍校六期);青年軍207師,師長由廖耀湘將軍兼任】。

    除了第四方麵軍以外,為保證對日軍的絕對優勢,中國軍隊還有二個集團軍參戰。分別是湯恩伯中將指揮的第27集團軍和王敬久將軍的第10集團軍。

    第27集團軍,下轄第20軍,第26軍,第94軍(該軍軍長為牟廷芳少將,包括第5師,第44師,第121師)。它在四方麵軍右翼,作戰目的主要是出動第94軍協助武岡一帶的四方麵軍作戰。

    第10集團軍,下轄第92軍,軍長侯鏡如。它在四方麵軍的左翼,作戰目的主要是以一部協助四方麵軍在新化一帶作戰。

    日軍右翼47師團的重廣支隊4000餘人,策應116師團,於1945年4月9日進攻藍田。藍田附近的第73軍軍長韓浚判斷日軍兵力尚沒有集結完畢,數日之後會發動總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