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1292章鏖戰西澗口③(待續)(1/3)

    第三階段為戰役總攻。

    西澗口地區位於伏牛山的深山區,長達70餘裏的西澗口大峽穀是出豫進陝,攻打西安的大通道。

    西澗口境內有16個綰轂西澗口大通道的山頭。如若武力不能直接打通西澗口通道,隻要能攻占16個山頭的任何三個山頭,即可瓦解保衛西澗口通道的防線。

    因此,中日雙方高級將領都把攻打西澗口的戰略方案聚焦在西澗口通道和西澗口境區內的16個山頭上。

    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把發動“老河口——西澗口戰役”視為“最後征服中國的關鍵性一戰”,“是挽救日本帝國於不滅,決定日本帝國興廢存亡的關鍵性一戰。”(出自日本昭和15年《中國派遣軍》一書)。

    岡村寧次一再叮囑指揮“老河口——西澗口戰役”的將領:“攻占老河口,務必最快占領西澗口。老河口是頭,西澗口是尾,保住老河口,必須占領西澗口。”岡村寧次將兩萬日軍用於攻打老河口,調遣4萬日軍攻打西澗口。

    迎敵方案:一、機密構築西澗口袋形陣地,奎文關為進入袋形陣地的進入口,馬鞍橋為袋形陣地的袋口底部,奮勇迎戰,巧妙誘敵西進後,封死奎文關的袋口,堵死馬鞍橋的袋口底部,圍殲日軍於馬鞍橋陣地前。二、構築以西澗口鎮為中心,將12萬國軍部隊和1萬多民團部隊,布防於北至馬鬃嶺,南至淅川縣毛堂街的150華裏的防線上。

    將西澗口境內的各個山頭連成一線的長蛇陣,把日軍阻滯於長蛇陣以東的西澗口地區。

    日軍總司令官岡村寧次、日軍總參謀長鬆井太久郎擬定攻占西澗口的作戰方案:

    淅川縣與西澗口互為毗鄰,西澗口戰役分設兩個戰場,西澗口為主戰場,淅川縣為副戰場。日軍占領淅川縣,消滅淅川縣境內的重慶軍,構建策應西澗口主戰場日軍作戰的基地。

    日軍主力部隊打通西澗口峽穀,進兵陝南,攻克西安。如若打通西澗口峽穀受阻,集中兵力相機攻占西澗口境內16個山頭的任何三個山頭,即可斬斷重慶軍150華裏的長蛇陣,就此打開攻占西安,猛攻重慶的西峽口這個大門。

    曆經142天的西澗口主戰場之役,鑄就了“老灌河阻擊戰”、“奎文關一一六高地之戰”、“馬鞍橋阻擊戰”、“山荊芽之戰”、“霸王寨之戰”、“豐子山之戰”、“鷹爪山之戰”、“蒲塘——豆腐店之戰”、“大華山之戰”等爭山經典戰例。

    老灌河阻擊戰《構建重陽鎮袋形陣地計劃》命令河南省保安部隊的兩個團布防老灌河西岸,阻止日軍於老灌河東岸40個小時。

    河南省保安部隊第二團、第三團、南陽民團第五團共計6578人,布防於老灌河西岸10裏長的河岸邊,堅持到4月3日下午4點。

    河南省保安部隊第二團第一營布防於老灌河渡口左邊5裏長的西岸上。該團第二營、第三營為預備隊,隱藏於第一營陣地後邊的山溝裏。

    第二團完成阻擊任務後,向奎文關左側撤退時,第二營負責炸毀一段豫陝公路。第二團副團長查國敏任總前線總指揮。

    河南省保安部第三團第一營布防於老灌河渡口右邊5裏長的西岸上。該團第二營、第三營為預備隊,隱藏於第一營陣地後的山溝裏。

    第三團完成阻擊任務後,向奎文關右側撤退。第三團團長吳樹芳全權負責指揮。

    南陽民團第五團為總預備隊,集結於老灌河渡口西邊的豫陝公路兩側。完成阻擊任務後,第五團向霸王寨方向集結。

    河南省保安部隊第一炮兵營的16門遠程炮設防於老灌河渡口南側的寺山根前。老灌河東岸與西岸的地域狹窄,保安部隊定於晚10點整,首先向日軍炮兵陣地發炮,炸毀日軍炮兵陣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