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1288章豫西、鄂北會戰(續)(1/2)

    (續昨)2、鄂北地區戰鬥

    日軍駐武漢地區的第34軍根據派遣軍的命令,命其第39師團沿襄河西岸北進,企圖切斷守軍從老河口向西的退路,以策應“華北方麵軍”第12軍的作戰。

    由於該師團分散守備宜昌、鴉鵲嶺及當陽等地,隻能抽出3個步兵大隊,因而又從駐應城、沙市、南昌、信陽、鹹寧的日軍中各調1個大隊,從九江的日軍中調1個山炮大隊。總計步兵8個大隊、山炮1個大隊,約5000餘人。

    3月20日夜,第39師團先於第12軍開始行動,用奇襲及潛進方法一舉攻占盤池廟、石橋驛,迅即逼近至守軍第59軍的主陣地前。

    21日,日軍分3路以6個大隊為第一線部隊,向第59軍陣地發動猛攻,主攻方向在右。

    守軍暫53師及第180師奮起抗擊。激戰至當夜23時,陣地終於被日軍突破。

    22日,日軍繼續攻擊,迫使第59軍節節北移。暫53師第1團在胡家集阻擊戰鬥中傷亡重,團長陳振凱英勇犧牲。

    日軍乘勢於23日晨攻占鄂北重鎮宜城。第59軍急命第38師接替暫53師,在宜城以北組織防禦,掩護暫53師向八都河撤退。

    但日軍突然轉移主攻方向,由其中央一路向第180師防守的安家集陣地攻擊。

    24日晨,日軍全線發動進攻,守軍被迫逐次向北收縮。退至八都河的暫53師再度投入戰鬥。

    25日,第33集團軍令第59軍全力退守南漳,漢水西岸歐家廟一帶防守任務由第69軍接替。

    27日,正當日軍全力向北進攻之際,劉峙竟令第33集團軍以最小限兵力對荊門、當陽警戒,主力即刻馳移穀城、石花街一帶。

    第33集團軍接令後僅留置第180師於南漳以南協同第179師繼續抗擊日軍,主力向北轉移。日軍乘機於28日攻占南漳,其右路亦突破歐家廟陣地,向襄樊前進。

    第33集團軍見南漳失守,即停止向北轉移,令暫53師同第69軍的暫28師側擊向襄陽前進的日軍,令第38師協力第77軍反攻南漳。

    此時南漳僅有日軍獨立第231大隊,中國軍隊於29日收複南漳,殲日軍一部。但當夜襄城被日軍第39師團主力攻占,30日晨樊城亦告失守。

    守軍第69軍之一部撤至鄧城附近地區,該軍位於襄河西岸的暫28師則轉向何家台子(襄陽西南約15公裏)一帶集結。

    日軍第39師團攻占襄樊後,以主力繼續向穀城進攻,以一部反擊南漳。

    激戰至4月3日,南漳又被日軍第233聯隊攻占。守軍第77軍及第180師傷亡甚多,僅殘部突圍而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