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1285章豫西事變③(1/5)

    在這次事變中,除了極少數人僥幸逃過劫難,相當多的人死於非命!

    這些死難者其中就有張君英。

    1944年11月7日,張君英隨河南省黨委副書記、河南軍區副政委劉子久從延安出發經山西南下,於12月下旬渡過黃河,到達豫西地區。

    1945年1月中旬,八路軍第一次解放了澠池縣,收編了地方民團上官子平(出身地霸,曆任國民黨澠池縣公安局長、澠池縣長和地方自衛隊司令等職)部,編為八路軍獨立第七旅,由上官子平任獨立旅長兼澠池縣長。

    王舟平任獨立旅政委兼澠池縣委書記,張君英任副縣長主持澠池縣政府工作。

    張君英在澠池縣工作期間,大力發動群眾,搞贖地鬥爭。他嚴於律己,廉潔奉公,從不動用公物。當時,澠池縣政府駐在上官莊村,張君英經常深入群眾,了解群眾疾苦。

    經過一段時間的工作,張君英覺察到上官子平有些不正常,有叛變的跡象,第一時間與澠池縣委副書記、縣農會主席安道平一起找到王舟平,告訴他,上官子平靠不住,思想與行動值得懷疑,要出問題。

    王舟平不聽,並說上官子平不是那種人。後來,張君英又與陳冰之一起去找王舟平,說上官子平有叛變的跡象。王舟平還是不重視。

    除向地委匯報情況外,張君英還積極做應變的準備。

    他請求公安處發十幾支槍,積極建立自己的武裝,以防發生意外。

    他還找到八路軍洛陽情報處處長張自強,通報澠池縣的情況,並要求支援槍支。

    由於當時張自強手中無槍,準備次日給張君英送去,可是當晚便發生了上官子平叛變的事件。

    1945年農曆四月十五日晚上,圓而皎潔的月亮已經升起,張君英在縣政府駐地上官莊村南場給群眾開會時說:“近來情況不正常,夜裏如有槍響,你們就在屋子裏不要出門。”

    散會後,張君英回到屋裏,點上油燈,由一名警衛陪著辦公,一個小時後,上官子平指揮獨立第七旅發動了叛變。

    叛匪首先包圍了縣政府駐地上官莊村,突襲了縣政府,看到張君英正在屋裏辦公,他們對著窗子向屋裏開槍,張君英和警衛在屋內開槍還擊。

    終因寡不敵眾,張君英與警衛一起壯烈犧牲,年僅32歲。

    上官子平還指揮其爪牙張蔭曾、林鳳雲帶領叛匪在耿村把縣委書記王舟平等人捆綁起來。

    王舟平知道他們已叛變,要求給叛軍講話,說明形勢,張蔭曾不允。

    後來,王舟平等人被亂刀殘害於耿村。

    此次事變中遇難的還有獨立第七旅副旅長汪德清等黨、政、軍幹部42人。

    事變發生後,上官莊村的群眾萬分悲痛,對叛匪恨之入骨,他們擦幹眼淚,自發地將同誌們的遺體成殮。

    據上官莊村村民講:“當時,上官莊村東邊有一條深溝,溝半坡有個破洞,群眾在那裏放了7口喜棺,張君英烈士的遺體成殮在其中的一口喜棺中。”

    之後,叛匪曾在上官莊村搜尋張君英等烈士的遺體,企圖毀屍滅跡,但由於上官莊村的群眾推說不知,叛匪終未得逞。

    上官子平的叛變,給我軍和根據地的建設造成了很大的困難與破壞。事變首先從澠池縣開始,後來波及陝縣、洛寧二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