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1261章中共中央南方局(2/5)

    南方局領導人和工作人員積極同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和著名知識分子交朋友,經常就國際國內形勢、堅持團結抗戰的大局交換意見,對他們給予很多支持和保護。

    如領導和參與營救馬寅初出獄活動,支持章伯鈞、左舜生等人發起成立民主聯合會等。

    1943年2月,在南方局支持下,譚平山、王昆侖、陳銘樞等在重慶組織民主同誌座談會,後籌建了三民主義同誌聯合會(簡稱民聯)。

    1944年,李濟深、何香凝在廣西從事抗日民主活動,為另一個國民黨民主派的組織—中國國民黨民主促進會(簡稱民促)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1941年1月,國民黨頑固派蓄意製造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一些中間黨派的領導人和民主人士在對國民黨失望的同時,深感進一步組織起來反對內戰獨裁和爭取民主之必要。

    1月中旬,章伯鈞、丘哲等代表中間黨派到曾家岩50號周公館找到中共代表周恩來、董必武、葉劍英等溝通,請求中共能對將要成立的統一組織給予支持,周恩來當即表示積極讚同。

    隨後,中共南方局利用各種資源竭力扶持、宣傳中間黨派,並在經濟上給予了切實的援助。

    3月19日,包括中國青年黨、國家社會黨、中華民族解放行動委員會、中華職業教育社、鄉村建設協會及社會賢達在內的中國民主政團同盟在重慶秘密成立。救國會於1942年1月正式加入。

    民盟的成立,加強了中間黨派之間的聯係,加強了民主力量的團結,成為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時期堅持抗戰、民主團結的最可靠的朋友。

    1940年12月,中共中央南方局成立統戰委員會經濟組,與民族工商界建立廣泛經常的聯係,幫助和直接領導工商界建立了中國中小工廠聯合會、中國經濟事業協進會等團體。

    周恩來、董必武多次同盧作孚、康心如、餘銘玉、吳晉航等民族資本家交往,向他們宣傳中國共產黨的主張,鼓勵他們發展生產,支持抗戰。

    在周恩來等人的努力下,許多民族工商業人士積極參加大後方民主運動,以個人、聯名或團體名義發表對時局的主張,要求國民黨當局真正實行民主。

    抗戰初期,沈鈞儒的兒子在重慶辦畫展,黃炎培在其中一幅《歲朝圖》上看到茅台酒,聯想到國民黨的報紙曾報道紅軍戰士長征中在茅台鎮酒池以酒療傷的事,就在畫上題詩:“喧傳有人過茅台,釀酒池中洗腳來,是真是假我不管,天寒且飲兩三杯。”

    周恩來得知後,立即指示買下此畫。當時南方局經費緊張,購買小畫家作品,大家都不理解。周恩來說,這幅畫聯係到兩位重要民主人士,今後可能有用。

    1945年7月,黃炎培等6名參政員訪問延安。當他走進毛澤東的會客室,第一眼就看見了《歲朝圖》以及自己的題詩。

    他感慨共產黨人真是拿他們當朋友,所以才直言坦陳“周期律”。

    多年後,國民黨中統負責人徐恩曾在他的回憶錄中專門提到這幅畫的事情,由衷感歎道:“周恩來搞統戰,猶如水銀瀉地,無孔不入。細數吾黨同仁,難有與其相匹敵者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