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1252章毛主席與六屆六中全會(續)(1/5)

    為了總結抗戰以來的經驗教訓,確定中國共產黨在抗戰新階段的基本方針和任務,並把全黨的認識統一到正確的思想上來,中國共產黨召開了第六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會議。

    出席中國共產黨第六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的有中央政治局委員12人、中央委員5人,還有黨中央各部門和全國各地區的負責人38人。

    1938年9月14日至27日,中共中央召開政治局會議,實際上是六屆六中全會的預備會議。

    在14日的會議上,王稼祥傳達了共產國際的指示和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總書記季米特洛夫的意見:

    認為中共一年來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治路線是正確的,中共在複雜的環境和困難的條件下真正運用了馬列主義。

    明確指出中共中央領導機關要以毛澤東為首解決統一領導問題,領導機關要有親密團結的空氣。

    在24日會議上,毛澤東作了長篇發言。他指出,共產國際的指示是這次政治局會議成功的保證,同時又是中共六屆六中全會和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指導原則,指示的最主要點是強調黨內團結。

    毛澤東分析了武漢即將失陷後的形勢,指出抗日戰爭將開始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相持階段,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也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他論證了統一戰線中統一同鬥爭的辯證關係。由於國共合作是對立階級的政黨的合作,所以鬥爭是嚴重的、不可避免的,具體表現是國民黨頑固分子的磨擦和共產黨的反磨擦。

    統一戰線中統一是基本的原則,要貫徹到一切地方、一切工作中,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不能忘記統一。

    同時不能不輔助之以鬥爭的原則,因為鬥爭正是為了統一,沒有鬥爭不能鞏固與發展統一戰線。

    在27日,也即最後一天會議上,毛澤東再次發言,指出這次政治局會議取得了偉大的成功,從而可以保證六屆六中全會的成功,並建議在六中全會通過一個中央工作規則。

    這次政治局會議通過了擴大的六屆六中全會的議程,決定由毛澤東代表中央向全會作政治報告。

    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中共擴大的六屆六中全會在延安橋兒溝召開。出席會議的中央委員有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王明、張聞天、項英、博古、康生、王稼祥、彭德懷、劉少奇、陳雲、關向應、張浩、楊尚昆、李富春、李維漢等17人,中共中央各部門及各地黨和軍隊的領導幹部賀龍、鄧小平、羅榮桓、彭真、林伯渠等38人,共計55人。

    1938年9月29日,六屆六中全會開幕,毛澤東被推選為全會主席團成員,並在會上宣布全會議事日程。

    會上,六中全會主席團決定,以毛澤東名義寫信給蔣介石。信中說:“敝黨中央六次全會,一致認為抗戰形勢有漸漸進入一新階段之趨勢。此階段之特點,將是一方麵更加困難,然又一方麵必更加進步,而其任務在於團結全民,鞏固與擴大抗日陣線,堅持持久戰爭,動員新生力量,克服困難,準備反攻。”

    毛澤東的這封信,由周恩來在10月4日當麵交給蔣介石。

    1938年10月12日下午,毛澤東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六中全會作政治報告,題目是《抗日民族戰爭與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發展的新階段》。

    13日下午,14日下午和晚上,繼續報告。

    報告分八個部分:一、五中全會到六中全會;二、抗戰15個月的總結;三、抗日民族戰爭與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發展的新階段;四、全民族的當前緊急任務;五、長期抗戰與長期合作;六、中國反侵略戰爭與世界反法西斯運動;七、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八、黨的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