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1251章《論持久戰》的光芒(2/5)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之後,日軍已無力再發動大規模的戰略進攻,全民族抗日戰爭由戰略防禦階段進入戰略相持階段。

    隨著國際國內戰場形勢的變化,從1943年秋季起,中國戰場逐步轉入戰略反攻。1945年8月,在極為有利的國際形勢下,中國抗日戰爭進入全麵反攻階段。

    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廣播形式發布《終戰詔書》。日本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代表在投降書上簽字。侵華日軍128萬人向中國投降。

    至此,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結束,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也勝利結束。

    《論持久戰》明確提出,三個階段中戰略相持階段的時間將相當長,遇到的困難也將最多,然而它是整個戰爭轉變的樞紐。

    在這個階段中,我們的作戰形式主要的是遊擊戰,而以運動戰輔助之。這個階段的戰爭是殘酷的,但是遊擊戰爭能夠勝利。

    中國將變為獨立國,還是淪為殖民地,不決定於第一階段大城市之是否喪失,而決定於第二階段全民族努力的程度。如能堅持抗戰,堅持統一戰線和堅持持久戰,中國將在此階段中獲得轉弱為強的力量。

    全民族抗戰進入戰略相持階段後,敵後抗戰進入最困難時期,全國團結抗戰的局麵出現新的危機。

    日本侵略者在堅持滅亡中國的總方針下調整侵華策略:

    一是逐漸將主要兵力用於打擊敵後戰場的八路軍和新四軍。

    二是對國民政府,從以軍事進攻為主、政治誘降為輔轉變為以政治誘降為主、軍事打擊為輔,各地國民黨頑固派反共摩擦活動日益嚴重。

    三是日軍在占領區內,加緊扶植傀儡政權,建立和發展漢奸組織。

    中國共產黨堅持抗戰、團結、進步的方針,以民族利益為重,打退和製止了國民黨頑固派三次反共高潮。

    為渡過難關,黨帶領根據地軍民堅持開展遊擊戰,實行大生產運動等政策。

    一方麵牽製和消滅大量日軍,成為中國堅持長期抗戰最重要的因素;另一方麵在根據地、國民黨統治區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許多中間人士也由此看清共產黨確實是以民族利益為重,黨在全國的政治地位空前提高,更加證明它是團結全民族堅持抗戰的柱石。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戰場經過艱苦抗戰,從1943年起開始逐步扭轉困難局麵,在一些地區開始了對日、偽軍的攻勢作戰。

    正如《論持久戰》所預料,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經受住了最殘酷階段的考驗,獲得了轉弱為強的力量,為取得抗日戰爭的最終勝利打下堅實基礎。

    《論持久戰》強調“兵民是勝利之本”,“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於民眾之中”。

    並指出爭取抗戰勝利的唯一正確道路是充分動員和依靠群眾,實行人民戰爭。

    在整個戰爭中,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動員人民、依靠人民,推動形成了全民族抗戰的曆史洪流,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

    在推動展開全民族抗戰的人民戰爭中,中國共產黨自身力量也得到了空前發展壯大,獲得了戰勝敵人的力量。

    總之,《論持久戰》係統闡明了黨的抗日持久戰的戰略總方針,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戰爭的綱領性文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