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1247章國共同祭黃帝陵②(1/5)

    1937年的清明節,對陝西省橋山黃帝陵來說,是一個很特殊的日子。

    經曆十年內戰,共處日酋蠶食、民族危亡之秋的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同時派代表前來祭奠血脈祖先。

    祭奠完成後,兩黨代表在黃帝陵前合影。

    不過,國共雙方致祭及報道的形式卻頗不一致。

    中國共產黨方麵,以中華蘇維埃政府主席毛澤東、人民抗日紅軍總司令朱德名義致祭,祭文是毛澤東親自撰寫的,致祭代表是“延安五老"之一,後擔任陝甘寧邊區政府主席的林伯渠。

    中國國民黨方麵,則以其中央執行委員會名義致祭,致祭代表是中央委員、國史館館長張繼,中央委員、軍事委員會西安行營主任顧祝同。

    國民黨的祭文不知何人所寫,致祭那天,顧祝同卻去了漢武帝的茂陵,未曾到黃帝陵。

    兩黨的祭文,均為四言古體。國民黨的祭文32句,除祭文小序“煥發我民族之精神”一語尚有些現實感外,其他都顯得如例行公文。

    通篇追述黃帝功業,未提團結抗日之事,篇未提到,“追承績猷,群情罔懈;保我族類,先靈攸賴”,也未能說透。

    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的祭文全文為:“維中華民國二十六年民族掃墓之期,追懷先民功烈,欲使來者知所紹述,以煥發我民族之精神,馳抵陵寢,代表致祭於我開國始祖軒轅黃帝之陵前曰:

    粵稽遐古,世屬洪荒;天造草味,民乏典章。維我黃帝,受命於天:開國建極,臨治黎元。始作製度,規距百工,諸侯仰化,鹹與賓從。置曆紀時,造字紀事;宮室衣裳,文物大備。醜虜蚩尤,梗化作亂;愛誅不庭,華夷永判。仰維功業,廣庇萬方;佑啟後昆,恢廓發揚。追承績獻,群情罔懈;保我族類,先靈收賴。懷思春露,祀典告成;陳斯姐豆,來格來歆!“黃帝陵前的案桌上陳列著毛主席寫的祭文草稿。後此草稿鐫刻成碑銘。

    這篇祭文是毛澤東主席在陝北窯洞中用鉛筆一氣嗬成的。為了保持原稿的真實性,碑刻保留了原文中兩處畫圈的地方。

    古文言體中書寫祭文時都有嚴格的規定,在遇到“祖”字和“父”之類的詞時要放在行首,以顯示對祖先的尊重。

    毛澤東主席書寫的祭黃帝陵文中國家的“國”,多寫了一個字。我們看圈起來的兩個字分別為“祖”“國”,也體現了毛澤東“祖國在我心中”的愛國情懷。

    毛澤東主席還將這篇祭文寄往《新華日報》社長範長江先生處,以供參考。

    毛澤東寫的祭文56句,用8句概括黃帝的偉業,其餘均寫中華民族的現實遭遇和中國共產黨對時局的看法。

    全篇昭告明誌,一切以國家和民族的現實命運為念,“萬裏崎嶇,為國效命”的情懷溢於言表,同時呼籲各黨各界,求同存異,同仇敵愾,共禦外侮,使赫赫始祖之偉業,如鳳凰之再生。

    共產黨的告祭情懷,可為曆代祭文之出類拔萃者。

    祭文內容可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高度精辟概括了軒轅黃帝的偉業。

    第二部分追溯了自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以來,日本帝國主義不斷發動和擴大對中國的侵略,中華民族正麵臨著亡國滅種的危險境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