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1238章多才多藝的將軍(1/5)

    如果,他沒有犧牲在抗日''''反掃蕩'''',至少他和開國中將蘇靜一樣一一甚至有可能被授“開國上將“之殊榮!

    因為他和蘇靜同時參加的革命,所受教育程度差不多,而且各有其專長;甚至當時在革命隊伍裏職務比蘇靜還要高些!

    他就是出生在東泗鄉虎渡村的蘇精誠老紅軍!

    蘇精誠(1915~1941),出生於漳州海澄縣虎渡村的貧苦農家,當地小學畢業後就學龍溪工業職業學校,後轉學廈門美術專科學校。

    三十年代初蘇靜①從海外回到廈門,與蘇精誠等人生活居住在一起,他們經常閱讀進步書籍,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

    1932年4月,毛主席率中央紅軍東路軍攻克漳州,開展了聲勢浩大的擴軍、籌款和抗日宣傳活動。

    蘇精誠聞訊毅然離開學校,從廈門回到漳州投筆從戎。

    而此時的蘇靜也和他一樣,離開了師範學校,回到了家鄉。

    他們先是在家鄉拉起一支遊擊隊,有隊員40餘,槍杆子30餘,蘇精誠任隊長,蘇靜任政治委員。

    後來遊擊隊與駐漳浦的紅三軍19團和駐海澄的紅四軍28團取得聯係,遂接受紅軍布置的籌款、籌物、宣傳、帶路等任務。

    嗣後蘇精誠和蘇靜都調入閩南工農革命委員會領導的宣傳隊,蘇靜任隊長,蘇精誠任指導員。

    1932年5月底,在中央紅軍完成進漳三大任務、回師中央蘇區時,蘇精誠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

    就在蘇靜擔任地方宣傳隊長時,蘇精誠則擔任紅一軍團政治部宣傳隊長,隨中央紅軍去江西,參加了第四次和第五次反圍剿鬥爭……

    蘇精誠文化基礎紮實,性格熱情開朗,雄辯的口才和出色的書畫功底使其尤擅長宣傳工作,入伍不久就擔任紅一軍團宣傳隊隊長。

    在第四、五次反“圍剿”艱難困苦環境中,他總是廢寢忘食、夜以繼日地工作。他深入火線進行宣傳鼓動,激勵前線將士奮勇殺敵。

    在二萬五千裏長征中,他和戰友們並肩作戰,始終保持革命樂觀情緒和高昂的戰鬥意誌。

    爬雪山、過草地時,他發揚團結友愛精神,經常忍饑挨餓,省下幹糧給傷病員,並為體弱戰友扛槍背糧。

    蘇精誠的共產主義精神贏得了部隊領導、戰友們的高度評價。

    大家都說他是一個模範忠誠的好戰士。

    民國廿三年10月,蘇精誠和蘇靜隨中央紅軍紅一軍團進行二萬五千裏長征,在長征途中,蘇精誠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在緊張艱苦的長征中,蘇精誠深入前沿陣地向敵軍展開政治攻勢,做瓦解敵軍工作。

    蘇精誠對工作的責任心和對同誌們的熱心幫助贏得了部隊上下的高度評價。不管是軍團長林彪、軍團政委聶榮臻、政治部主任羅榮恒等領導,還是戰士們,都直誇蘇精誠,說他是一名模範忠誠的好戰士。

    蘇精誠小名蘇腳桶,而蘇靜原名蘇孝順,他倆都是在參加革命後更改名字的,.''精誠“二字源自“精誠團結,一致對外''''的抗日主張……

    中央紅軍到陝北後,蘇精誠先後擔任紅四師和紅一師政治部宣傳科長。西安事變前夕,蘇精誠被調任紅一軍團部任敵工科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