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1236章身先士卒之鄧永耀(1/5)

    鄧永耀(1912―1939),湖南茶陵人。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曆任宣傳隊長、軍政治部宣傳部長、師政治部主任等職。

    1934年10月隨軍參加長征。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八路軍一二九師騎兵團政委,率部轉戰冀南。

    後調任由各種地方武裝組編的冀南五支隊政委,努力穩定部隊、整頓風紀。率隊遊擊於武邑、阜城、棗強一帶,多次粉碎日偽軍對冀南抗日根據地的“掃蕩”。

    1939年初,任八路軍一二九師東進縱隊政治部主任。3月3日,在武邑東南與敵作戰中犧牲。時年27歲。

    鄧永耀,1912年1月24日生於湖南省茶陵縣大衝村。因家庭生活貧苦,他剛讀完兩年高小,便去替一道士抄書,得點薄酬,聊補家計。

    後父母因病去世,妹妹也送給人家作了童養媳。家徒四壁,舉目無親,從此他一個人過著孤苦伶仃的生活,甚至他按族規可以在祠堂祭祖時入席的資格也被取消了。

    暗淡渾濁的世道,貧困不幸的家境,成為孤兒的鄧永耀從小就飽受人生苦難,在社會的最底層苦苦掙紮,沒有起碼的溫飽,更沒有起碼的人格。

    1927年馬日事變後,15歲的鄧永耀結識了從縣城米江書院回到大衝隱蔽的共產黨員鄧有禹,經常受到鄧有禹的啟迪和教育。

    他第一次接觸到一種嶄新的思想,心裏湧起對革命的向往和追求。

    是年11月,工農革命軍第一團攻占茶陵縣城後,他跟著鄧有禹來到城裏,參加了革命隊伍,從此踏上人生新的起點。

    1928年,他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他又加入中國共產黨,任共青團湘東特委委員。

    這年7月,茶陵一所縣立列寧高級小學在寨下坪建立,由縣委書記賀碧如兼校長,他任副校長,主持學校日常工作。

    隻讀完兩年高小的鄧永耀深知窮人家的孩子有個念書的機會是很難得的,他要讓這些孩子學好文化,明白道理,將來成為革命事業的接班人。

    他為小學書寫了校名,並同教師劉生漢一起譜寫了校歌。

    校歌歌詞是:“紅色世界,列寧學校多麽的快樂,我們廣大貧苦兒童,無錢無書讀。同學友愛,教師慈和,相聚在一堂。書籍新鮮,教材適合,遊戲娛樂多。喂,小朋友們,大家熱心一起來啊,莫把這寶貴時光來錯過。努力學習共產主義,創造社會主義,世界責任在我肩。”

    歌詞中,鄧永耀對學生諄諄教誨流露在字裏行間,對學生殷切的期望躍然紙上!

    為了辦好列寧高級小學,鄧永耀嘔心瀝血,想了許多辦法。首先,他組織老師自編政治教材。

    如在《我們的責任》一課中,就教育學生要“時時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要“以革命為終身職業”,要“以革命群眾安危苦樂為自己的安危苦樂”。

    這樣,以這些有很強思想性的教學內容,在潛移默化的教導中,使學生在不知不覺間培養和建立起革命的理想和信念。

    其次,在教學中,他還注意培養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如定期派學生攜帶學校自編的《新三字經》,下村辦農民識字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