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1234章攻如猛虎,守如泰山(1/5)

    葉成煥(1914-1938)1914年葉成煥出生在河南光山縣。1929年參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0年參加鄂豫皖紅軍,先後任指導員、營政委、團政委、師長、師政委等職。

    抗日戰爭爆發後,葉成煥任八路軍第129師386旅772團團長,為129師在抗戰初期的“三戰三捷”做出了重大貢獻。

    1938年4月18日,為國捐軀,終年24歲。

    2009年,葉成煥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

    葉成煥,1914年生,出身在河南新縣郭家河鄉吳河村一個貧農家庭,做為長子的他,小時候給家裏放過牛。後進入私塾讀書,成了當時葉家“成”字輩中唯一一個念過書的孩子。

    1929年,葉成煥參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0年,葉成煥參加鄂豫皖紅軍,屢建戰功,擔任師長、師政委等職的他,成為紅四方麵軍的一位著名戰將。

    1936年9月12日,葉成煥任紅31軍第93師政治委員,在甘肅通渭縣給駐守界石鋪的紅一方麵軍先遣隊寫了一封信,表達了對三大主力紅軍會師後中國革命前途的美好憧憬。

    抗日戰爭爆發後,紅四方麵軍的93師改編為八路軍129師第386旅772團,葉成煥由師長改任團長。

    1937年9月20日,葉成煥按照黨中央關於在太行山一帶建立敵後抗日根據地的戰略部署,帶領七七二團隨旅部向太行山地區挺進。

    1937年10月,葉成煥率第772團在長生口與日軍第一次作戰,並取得了抗日戰爭以來的第一場勝利。

    同年11月,葉成煥指揮了黃崖底戰鬥大獲全勝,並把第772團打出了“老二團”的威風。

    1937年下旬,葉成煥率部隊在山西平定縣七亙村重疊設伏,以傷亡30餘人的代價,取得了殲敵400餘人的重大勝利。

    同年,在黃崖底戰鬥中,葉成煥率部隊殲滅日軍第109師團300餘人,擊斃騾馬300餘匹。

    1938年初,葉成煥率部參加了神頭嶺等戰鬥,共殲日軍1500餘人,為創建晉東南抗日根據地作出了重要貢獻。

    1938年4月17日,葉成煥在保衛太行的戰役中,一顆子彈射中了他的頭部,於18日淩晨,壯烈犧牲,葬於山西榆社縣郝北村,年終24歲。

    這便是抗日戰爭爆發後,葉成煥任第129師第386旅第772團團長時,他所率部隊先後參加的長生口、神頭嶺、響堂鋪等著名戰鬥,為129師在抗戰初期的“三戰三捷”作出了立下了汗馬功勞。

    下麵就其中的戰鬥作一簡述:

    1937年,在長生口戰鬥中,葉成煥率領部隊殲滅日軍45人,取得了與日軍作戰的第一次勝利。隨後的半年內,葉成煥率部隊在黃崖底、七亙村等戰役中,都獲得了勝利,初步創建了晉冀豫抗日根據地。

    1938年長樂之戰,葉成煥率領部隊在武鄉以東的長樂村將東撤的日軍大部截住,迅即發起攻擊,將日軍截為數段,壓縮到狹窄的河穀裏基本殲滅。

    這場戰役粉碎了日軍的“九路圍攻”,開創了八路軍雄踞太行的局麵。

    葉成煥是劉伯承師長、鄧小平政委麾下一名年輕有為的戰將,也是陳賡旅長的得力助手。

    年僅24歲的葉成煥,在戰鬥中無論麵臨著怎樣的危機,都能出色完成首長交給的各項任務。

    多少次,當戰鬥在前線激烈地進行時,劉伯承師長在戰營裏焦急地踱步,一會兒在電話機旁凝思,一會兒用望遠鏡觀戰。劉師長在知道前方指揮的是葉成煥之後,才會放心下來。

    1937年,10月19日,葉成煥率第772團到達平定縣城以東的石門口。該線國民黨曾萬鍾軍一部和武士敏第169師已被日軍圍困在舊關以南山地,娘子關告急。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