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1233章偉哉!壯哉!(1/5)

    馬耀南(1902-1939),漢族,名方晟,字耀南。1902年生,山東省長山縣三區北旺莊(今淄博市經濟開發區北旺村)人。八路軍山東縱隊第3支隊司令員。

    馬耀南的一生是偉大的一生。

    少年時代,他積極參加了“五四”運動。

    青年時代,他主動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啟蒙教育,積極參加了中共一大代表王盡美、鄧恩銘組織的革命團體“勵新學會”、“馬克思學說研究會”,並追隨王盡美、鄧恩銘踴躍投身於反帝愛國鬥爭。

    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他是被共產黨“吸引到國民黨中”的革命青年;蔣介石叛變革命國共分裂後,他公開抨擊蔣介石國民黨反共反人民的反動政策,堅決擁護和接受中國共產黨的政治主張,成為蔣介石國民黨的叛逆。

    “七七”事變後,他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中共地下黨人的參與、協助下,組織、發動、領導了黑鐵山抗日武裝起義,被稱為當時人民起義的抗戰領袖。

    他作為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五軍(後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山東抗日遊擊第三支隊)司令員,馳騁疆場,身先士卒,經受了血與火、生與死的嚴峻考驗,完成了一個反帝愛國革命誌士向共產主義戰士的偉大轉變。

    他為人民、為祖國、為民族棄家舍業,出生入死,流盡了最後的一滴血。偉哉!壯哉!可敬之至!

    馬耀南崇高的愛國精神和光輝的革命業績被廣泛傳誦著,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

    馬耀南7歲入私塾,後考入周村高等小學。

    1920年考入濟南省立第一中學。

    1924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學攻讀機械工程學。在校期間,被選為北洋大學學生聯合會和天津市學生聯合會的負責人。他信仰孫中山“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參加了國民黨。

    1930年,他以優異的成績畢業,獲得學士學位。馬耀南積極投身反帝愛國運動,與進步同學一起組織反日會,到街頭、農村宣傳抗日救國,抵製日貨。

    1929年出席國民黨第三屆全國代表大會,目睹國民黨的黑暗腐敗,憤而退席。後參加國民黨的改組派,參與反蔣活動,不久被開除國民黨黨籍,並遭國民黨通緝。

    1930年,馬耀南以天津學界代表的身份參加了國民黨在南京召開的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並參加了倒蔣(介石)運動。

    同年(1930年),國民黨以親共反蔣的罪名開除了他的黨籍,並下令通緝。他決定摒棄國民黨,走“教育救國”的道路。

    1933年,被長山縣的鄉紳們,聯名邀請回本縣當了長山中學的校長。

    1937年“七七”事變發生後,他看到國土淪喪,民眾倒懸,便毅然投筆從戎參加了革命。

    1937年12月,他同姚仲明、廖容標、趙明新同誌一起領導了著名的黑鐵山起義,擔任了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五軍參謀長,八路軍山東人民抗日遊擊隊第三支隊司令員。同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9年7月22日,在桓台縣牛王莊突圍戰鬥中不幸中彈犧牲。時年37歲。

    馬耀南1933年回鄉應聘,擔任長山中學校長,秉持教育救國的理念。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