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1232章為國捐軀,雖死猶榮(1/5)

    在平山縣辛莊村有一座烈士陵園,這裏安葬著在1938年1月日軍製造的辛莊慘案的100多名遇難的鄉親,也安葬著一位在辛莊戰鬥(也叫溫塘戰鬥)中犧牲的英雄的八路軍團長一一八路軍115師688團團長陳錦秀。

    陳錦秀也是抗日戰爭中犧牲的第一位八路軍團長。

    陳錦秀,1911年生於河南固始縣,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陳錦秀曾任紅25軍營長、紅15軍團第75師233團團長、第73師和75師師長。參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反“圍剿”作戰、開辟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鬥爭和紅25軍長征。

    到達陝北後,參加了勞山、榆林橋、直羅鎮戰役。1936年參加了紅軍東征和西征。

    抗日戰爭全麵爆發後,任八路軍第115師344旅688團團長,率部參加平型關戰役。1938年1月在平山縣溫塘鎮反“掃蕩”作戰中犧牲。

    七七事變之後,國共開始聯合抗擊日本侵略者。1937年8月,紅軍接受國民黨軍事委員會的改編,陳錦秀被任命為八路軍115師344旅688團團長。

    不久,按照命令,688團作為115師師預備隊參加平型關戰鬥。但遺憾的是,由於9月24日夜的大雨引發的山洪阻斷了道路,後出發的688團在25日沒能趕到戰場,致使八路軍115師參加平型關戰鬥的部隊少了一個主力團(當時115師隻有685團、686團、687團和獨立團參加了戰鬥)。

    戰鬥結束後,陳錦秀腸子都悔青了,這麽好的機會自己竟然沒趕上。看到各團團長和士兵興高采烈,陳錦秀卻像打了敗仗一樣垂頭喪氣,一點也高興不起來。

    功勞都是人家的,自己本來準備好好跟日本鬼子幹一仗呢,誰知道這該死的老天爺跟自己過不去。

    對於善於打硬仗的陳錦秀來說,這簡直就是“恥辱”。他咬著牙下定決心,一定要找機會跟小日本鬼子大幹一場以洗刷今日之“恥辱”,於是,他在心裏憋了一股勁,千方百計尋找機會。

    平型關大捷之後,陳錦秀率部來到平山,配合晉察冀敵後抗日根據地的開創。

    他和四分區司令員周建屏、政委劉道生配合默契,很快就打開了四分區敵後抗日根據地的局麵。

    晉察冀敵後抗日根據地的建立,引起了日軍的恐慌,1938年初,日軍調集2000餘兵力合圍四分區司令部所在一一平山洪子店,準備趁根據地立足未穩一舉“掃蕩”根據地,消滅八路軍。

    一時間,八路軍、地方部隊和根據地人民都積極行動起來,準備和日軍決戰。

    在這緊張的氣氛中,陳錦秀感到一種莫名的興奮,三個多月的等待,終於等來了這個天賜良機,這次自己688團不是預備隊了,是主力部隊,就是天上下刀子也不能錯過這個機會了,一定要一雪前“恥”,讓日本鬼子有來無回。

    於是,他率688團在四分區八路軍和地方武裝及兄弟部隊配合下,於溫塘鎮至紅岸河寨兩岸占據有利地形,提前設伏。

    1月22日早上,688團戰士全部進入指定位置,陳錦秀把自己的指揮所設在了清涼山的叢林內。

    上午10時,偵察員報告,日軍主力已經進入了伏擊圈。陳錦秀觀察了一下戰場情況,然後一聲令下,攻擊開始。

    埋伏在道路兩邊的八路軍和遊擊隊的各種武器火力全開,機槍、步槍、手槍、鳥槍、手榴彈一起打向敵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