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1204章鏖戰中原(1/5)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第五師從1939年1月開始籌備,到1947年下半年轉入解放戰爭的戰略反攻,九年間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曆盡槍林彈雨,萬般艱辛,在黨的指揮下,戰旗獵獵,征戰鄂豫湘皖贛五省,戰功卓著。

    新四軍第五師數萬名將士用生命和鮮血鏖戰中原、守護中原。他們的戰績威震長江南北、大別山麓、秦嶺東西......令後來者永世難忘。

    1941年1月6日,國民黨製造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並宣布取消新四軍番號。

    中共中央堅持既聯合又鬥爭原則,發布重建新四軍軍部命令。由陳毅為代軍長,劉少奇任政治委員,統一組編華中部隊為7個師和1個獨立旅。

    其中新四軍第五師於1941年1月建立。李先念任師長兼政治委員,任質斌任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後又任命劉少卿為參謀長。下轄第13、14、15旅和第一、第二遊擊縱隊。

    新四軍第五師的組建,標誌著鄂豫邊區抗戰和部隊建設進入新階段。

    在黨和人民的培育支持下,這支鄂豫邊區的人民子弟兵,已逐步成長為日益正規化的遊擊兵團,軍政素質不斷提高。

    第五師粉碎了日偽軍一次又一次掃蕩,抗擊了國民黨軍隊的一次又一次清剿,創建並鞏固了鄂豫邊區抗日根據地。

    第五師在鬥爭中將武漢外圍的日偽軍分割為數塊,在武漢郊縣開辟了近10處遊擊根據地,形成了對武漢的內層包圍圈。

    第五師先後抗擊了15萬日軍、8萬偽軍,對日偽軍主要戰鬥1260餘次,斃傷俘日偽軍及接受投誠4.3萬多人。

    第五師為配合國民黨正麵戰場作戰采取強有力的軍事行動,粉碎了日偽軍多次發動的軍事進攻。

    在日偽頑夾擊中,五師主力和地方武裝發展到5萬餘人,民兵30餘萬人,邊區擴大到鄂豫皖湘贛5省9萬平方公裏和1300萬人口,38個縣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權。

    1945年8月14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這時,蔣介石糾集大批軍隊搶占城市和交通要道,準備向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原解放區發動進攻,並於1946年6月中旬完成了秘密包圍。

    中原部隊迅速展開主力分南北兩路向西、東突圍。從此揭開了以中原突圍為起點的全國解放戰爭。

    在嗣後的歲月裏,北路軍、南路軍、鄂西北軍區、江南遊擊縱隊、鄂東獨立旅等五師主力部隊,不僅機動靈活,英勇頑強,實現了成功突圍,而且擴大了根據地。

    很多部隊與劉鄧大軍會師,參加了人民解放戰爭的戰略進攻,有的則參加了西北戰場、蘇中戰役、中原決戰、渡江戰役、解放大西南戰役等。

    新四軍第五師從抗戰勝利到中原解放軍突出重圍勝利完成戰略轉移和外線作戰,曆經五省轉戰兩年,打亂了國民黨反動派發動全麵內戰的部署,延遲了其進攻華北、延安的時間,為內線兄弟部隊粉碎國民黨軍的全麵進攻,奪取全國解放戰爭的勝利,發揮了重要戰略作用。

    新四軍第五師中成長起了一批諸如李先念、任質斌、張才千、皮定鈞等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

    在艱苦卓絕的戰爭歲月裏,數十名團以上領導幹部和成千上萬的基層指戰員英勇犧牲,血灑荊楚大地和全國解放戰場。

    1939年1月17日,一場大風雪過來,河南竹溝通往湖北武漢的大道上,走來了100多名身穿灰色軍服的漢子。

    在“灰色軍服”中,為首的那個大家都叫他李威,其實,他的真實身份是新四軍豫鄂獨立遊擊支隊司令員——李先念。

    作為曾經的紅軍著名將領,為了避免被敵人盯上,此次南下武漢,在敵後開展遊擊戰,他特意使用了化名。

    在他的身邊,那個壯實的漢子是他的參謀長周誌堅。他們奉時任中共中央中原局書記劉少奇之命,帶100餘名新四軍骨幹,悄悄趕赴武漢外圍,在敵後組織抗日力量,打擊日本侵略者。

    “新四軍來了。”這一消息很快在武漢周邊的抗日武裝力量中傳開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