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1204章鏖戰中原(2/5)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光榮北伐武昌城下,血染著我們的姓名……”激昂的《新四軍軍歌》曾經激勵了大批熱血青年從四麵八方趕到武漢,加入新四軍。

    武漢被日軍占領後,我抗日軍民紛紛轉移到武漢周邊的鄉村、山林、湖泊,繼續抗戰。

    1939年3月30日,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美麗的富水河上駛來了六十多艘掛著日本膏藥旗的運輸船。

    我應城、京山抗日遊擊隊得到了這一消息後,80多名遊擊隊員在鄂中區黨委軍事部長陶鑄帶領下,趕到河邊一懸崖埋伏。

    等敵船進入我埋伏圈後,四麵槍聲大作,雙方激戰4小時,我軍打死打傷鬼子30餘人,繳獲大批日軍慰軍物品。

    次日,附近宋河敵據點掛起招魂幡,據了解,那名被亂槍打死的軍官是一名日本親王,他受日本天皇所托,作為日軍慰勞團團長,帶著一百多船罐頭、毛衣等慰問品沿富水河北上勞軍。

    李先念帶領新四軍豫鄂獨立遊擊支隊南下,進入湖北後,武漢周邊抗日武裝紛紛來投,隊伍迅速壯大。

    1941年1月20日,中共中央軍委重建新四軍軍部,任命陳毅為代理軍長,劉少奇為政治委員,將華中部隊整編為七個師和一個獨立旅。新四軍豫鄂挺進縱隊整編為新四軍第五師。

    2月18日,李先念任五師師長兼政治委員,下設第13、14、15三個正規旅及第1、2兩個縱隊,周誌堅、羅厚福、王海山分別任旅長,楊經曲、黃林分任縱隊司令。在武漢周邊與日軍展開了殊死鬥爭。

    武漢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日軍在武漢及其外圍的鐵路、公路、長江和漢水等交通沿線設有重兵,最多時駐軍達6個師團,15萬之眾,周圍還有8萬多偽軍為虎作倀。

    新四軍第五師在武漢外圍,與鬼子貼身建立抗日根據地,如同一把尖刀插入了敵人心髒。

    在這種地方建立根據地,第五師用的是什麽辦法呢?

    長途奔襲,打了就走,反複騷擾,截斷交通,一度還攻克周邊麻城、蘄春、雲夢等縣城,新四軍五師的到來,令駐漢日軍頭痛不已,必欲除之而後快。

    1942年5月至12月,駐漢日軍對新四軍五師展開了長達8個月的萬人大掃蕩。

    1942年12月15日,日軍調集兩個師團的兵力,還有偽軍的一個師,共計一萬餘人。

    敵人抬著80餘門火炮,包圍了我大小悟山根據地,欲一舉殲滅我新四軍五師主力。

    次日下午,日偽軍兵分14路,殺氣騰騰地向大小悟山逼進。

    我軍故意安排一個營兵力與其接火,將其引向無人深山,主力部隊趁機從敵人中間穿插突圍。

    等主力突圍後,負責掩護的37團團長夏世厚立即率精兵殺出重圍,攻入夏店敵據點,我地方武裝也配合向平漢鐵路、河漢公路上的敵偽據點攻擊。

    鬼子合圍撲空、據點受襲,隻得撤出大小悟山。

    從1942年5月至12月,敵我雙方大小戰鬥數十次,我軍打死日偽軍近千人。

    在敵我雙方的掃蕩與反掃蕩,蠶食與反蠶食拉鋸戰中,戰鬥異常殘酷。

    據當時的武昌遊擊隊長王誌堅回憶,他的全家都死在了日本人手裏。

    1941年,他跟著新四軍鄂南獨立五團團長王一鳴等7名同誌一起回鄂南,發動群眾抗日,誰知剛到武昌,就犧牲了兩名戰友。

    1941年6月,他們在蔡甸伏擊日軍汽艇時中了埋伏,他好不容易殺出重圍,卻得知母親被鬼子抓去了,妹妹下落不明。

    7月7日清晨,他們在一個叫夏家榜休整時,被200多鬼子圍住,團長王一鳴帶人邊打邊撤,退至一個湖汊邊的時候,王團長叫他下湖撤退。

    當時他的父親也在被圍的部隊中,他咬牙遊到對岸,赤著腳疾跑到30裏外的胡林附近,找到我軍主力部隊趕來救援,卻為時已晚,沒能救回父親。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