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1160章合並之後(2/5)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但是,譚震林一直沒有到任,實際上粟裕一個人,能者多勞,指揮了兩個師,共計五個旅的兵力。

    這是在內部,對外呢,為了盡可能降低負麵影響,從合並之日起,仍然沿用第六師番號。

    十六旅堅持在蘇南,羅忠毅和廖海濤犧牲後,譚震林為了整合十六旅,曾經一度親自擔任十六旅旅長。

    其實這個時候如果將十六旅交給林欣兒,恐怕十六旅的曆史會改寫。

    但當時譚震林似乎考慮到兩個方麵:一是挺進縱隊與十六旅被日軍嚴密隔斷,部隊很難結合在一起。

    二是林欣兒是位女同誌,雖然很會打仗,但將這麽重的擔子交給一位女將,不僅很殘忍,在新四軍,抑或在八路軍裏都沒有先例。

    兩師合並後,翌年,粟裕就指揮二旅過江南下,支援十六旅。兩旅合並後,原二旅旅長王必成為新十六旅旅長,原十八旅旅長江渭青為政委。

    這樣的組合,明眼人一看就清楚:粟裕對江南勢在必得。

    然而,“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江南位於南京與上海之間,日軍華東派遣軍、華中派遣軍總部均駐以上兩城市,汪偽政權總部也在南京。

    所以從1941年起,日偽軍就多次發動“清鄉”,“掃蕩”,新四軍的日子很不好過。

    果然,十六旅麵臨的大戰、惡戰接踵而至。結果,江渭青在反“掃蕩“中負傷,接著區黨委書記鄧振詢同誌犧牲。

    粟裕對十六旅在蘇南敵後的處境表示了極大的關心。他屢次來電詢問敵情和頑情,並告訴十六旅:師部和軍部考慮到蘇南敵後地區塘小魚多,部隊過於擁擠,活動、給養都困難,打算將四十八團北調,要王、江有所準備。

    接到粟裕來電後,王必成和江渭青交換了意見。王必成先談了看法。

    他認為,目前北有日偽,南有頑軍,我們的大部隊夾在中間,確實目標大,給養也不易解決。

    師部擬將四十八團北調,這是對我們的關心,但是,如果蘇南形勢一旦發生變化,手裏沒有一定的力量,怎麽辦?所以,四十八團不過江也行。

    到底是去是留,他問江渭青的意見。

    江渭青說:“你的想法和我不謀而合。我們在南京外圍地區轉戰雖然艱苦,但對敵人威脅極大。按照蘇南三角鬥爭的規律,日偽一定要把我們送到溧武公路以南去才會甘心。”

    他還說:“我們已經熬過半年,最困難的日子可以說就要過去,茅山、太湧“清鄉”區的形勢業已開始好轉,我們又有了活動的餘地,再困難也困難不到哪裏去了。還有一點,敵人分兵南進投入太平洋戰場的局麵是很可能出現的。這對我們來說,是個極好的發展機會,如果我們力量分散,到時候可能抓不住這個機會。所以,我覺得四十八團目前還是不北調為好,過一段時間以後再說。”

    王必成聽了江渭青的分析,很幹脆地說“好,同意你的意見。”

    於是,他們聯名給師部拍了電報,陳述自己的看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