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1154章菩薩山伏擊戰(1/4)

    1943年3月17日,日寇華中派遣軍司令部決定對新四軍七師巢無中心根據地發動大規模“掃蕩”,妄圖一舉消滅我七師領導機關和主力部隊。

    為了掩護師領導機關和主力部隊向銀屏山區轉移,特一旅旅長宋波,政治委員葉媚媚奉命率領特一旅一團在花橋附近的菩薩山阻擊敵人。

    菩薩山並不高,海拔僅450米,是通往銀屏山仙人洞師部首腦機關的必經之路。日偽軍想進攻山區,必須要經過菩薩山。

    3月19日,占領三水澗(七師師部駐地)的日偽軍3000餘人,在漢奸的向導下,向己經轉移進銀屏山區的七師領導機關猛撲。

    這是宋波的遊擊縱隊改編為新四軍特一旅第一次單獨執行的戰鬥任務,從旅長宋波到每一個戰士都明白:必須打好這一仗,為特一旅爭光。

    宋波與葉媚媚等商量,他要帶領一營正麵伏擊,讓參謀長指揮二、三營兩翼側擊,葉媚媚指揮旅特務營做預備隊。

    葉媚媚與參謀長都不同意。葉媚媚說,旅長要負責全局,應該留在指揮部,指揮部隊。參謀長說,正麵伏擊可以讓一團長指揮一營,我負責側擊,旅長和政委都應該在指揮部。

    邱團長也表示這樣甚好。

    於是,決定一營由邱團長率領,在菩薩山的正麵(即靠近大道的一側)挖掘戰壕,布置伏擊陣地。郝參謀長和一團黃副團長分別帶領二營和三營,埋伏在一營的左右兩側,準備隨時側擊敵人。

    宋波旅長和葉媚媚政委帶著作預備隊的特務營,布置在菩薩山的白衣庵附近。

    白衣庵建在菩薩山的南坡半山腰,由於戰亂,這個庵早已破敗荒毀。庵宇早就人走庵空。所以宋、葉就把白衣庵當作臨時指揮部。

    宋波的特一旅有兩個團:一團和二團。每個團有四個營。但是二團在特一旅編組後,就被軍部留在了身邊,由副旅長和副政委帶著。

    所以參加這次伏擊戰的隻有一個團。麵對優勢的敵人,這一仗還真不好打。

    宋波是打過大仗的人。但是幾年來在敵後,他也學會了遊擊戰術,所以他的部隊能迅速擴大,與這種戰術的轉變很有關係。可不,像這種伏擊戰,講究的就是出其不意。

    與宋波結合後,葉媚媚重點放在培養宋波的思想覺悟上。盡管宋波是自願投奔的共產黨,但他是舊軍人出身,世界觀並不能一下符合共產主義;必須不斷地加以改造,充實、提高。

    好在宋波真心愛著葉媚媚,對於葉媚媚那是言聽計從,十分地配合。

    正像陳毅軍長在歡送葉媚媚前往皖中時說的那樣:“媚媚同誌,你要用你的智慧與努力,給我們黨輸送一個合格的布爾什維克將領,和一支戰無不勝的鐵軍。”

    為了打好這場伏擊戰,宋波在反“掃蕩”一開始,就在做準備。

    日軍向巢無根據地的中心區推進的時候,宋波將部隊隱蔽在花橋。接到師部的命令後,立即悄悄地將部隊拉到菩薩山,一麵派出偵察部隊偵察敵情,一麵挖掘戰壕布置伏擊。

    對於作戰,不管在紅軍時期她與華卓然搭檔,還是後來在紅二十二師,她都尊重軍事指揮員的指揮,不會去幹預。

    對宋波也是一樣。但是她還是有擔心的,宋波和華卓然一樣,都是軍校畢業的,打仗條條框框多,而在自己處於弱勢之下,華卓然善於爭取主動,而宋波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