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1146章父子嶺阻擊戰(1/4)

    新四軍從成立開始,就以“東進”為旗幟,一步步開進敵後抗日,開辟敵後戰場,建立敵後抗日根據地,因此一直處於艱難困苦而又複雜的環境中。

    她既要麵對日偽軍的反複“掃蕩”、清鄉,還要麵對國民黨頑軍、親日派的摩擦、“圍剿”;既要努力消滅敵人,還要發展壯大自己。

    如此,新四軍的最高指揮機關——軍部,就一直處於日偽軍、國民黨頑軍的威脅中,多次發生保衛新四軍軍部的戰鬥。

    保衛新四軍軍部先後發生了5場戰鬥。(這並不是說,保衛軍部隻有5場戰鬥,而是指這5場戰鬥很典型。)本章先介紹保衛軍部之父子嶺阻擊戰(屬於皖南第一次反“掃蕩”)我們知道的第一次軍部保衛戰發生在1940年4月南陵縣三裏鎮一帶,史稱“父子嶺阻擊戰”。

    1940年3月30日,汪精衛偽政府在南京成立。

    侵華日軍為“綏靖京畿”,亦為了控製南京段長江航線,於4月下旬不惜從京滬沿線抽調了近萬人兵力,分別由灣沚、峨橋、三山、荻港、銅陵、貴池等地向南(陵)、繁(昌)、青(陽)進犯,對皖南展開第一次“掃蕩”(亦稱皖南第一次春季大“掃蕩”)。

    新四軍在皖南不僅擔負著防禦任務,而且軍部駐地就在皖南的涇縣雲嶺。負責守衛軍部的,是新四軍主力第一支隊第一團(老一團)。

    由於軍部早已預判日偽軍必來“掃蕩”雲嶺,已於1938年12月就把老一團從蘇南敵後調回皖南,歸軍部直接領導,老一團團部駐地在軍部曾經的駐地土塘村。

    在軍部駐地附近,還有老三團(原屬第二支隊)、老五團(原屬第三支隊)能夠支援老一團。

    新四軍軍部事先獲知日偽軍即將“掃蕩”的情報,軍首長專門主持召開作戰會議,研究作戰方案,進行了針對性的反“掃蕩”布置:

    老一團以營為單位梯次配置於雲嶺東北方向的田坊、左坑、土塘一帶,扼守呂山、父子嶺一帶的軍部前沿陣地,以保衛新四軍的指揮中心。

    另以部分兵力分散遊擊,截斷南陵、三裏店交通及日軍運輸供應。

    老五團在繁昌城以南和以西地區襲擾遲滯日軍,爾後轉至繁昌城東北對日軍側後出擊,攻占其據點。

    老三團在何家灣附近山地警戒銅陵、順安方向之敵,待機襲擊由繁昌南進、由南陵西進之敵。

    此前,新四軍未雨綢繆,在地方自衛隊的支援下,已在雲嶺的重要屏障——呂山、土塘、父子嶺一線挖掘了大量的戰壕,構築起不少工事。

    1940年4月23日(民國二十九年農曆三月十六日),  以日軍第十五師團所屬部隊為主的日偽軍混編步、騎、炮兵5000餘人,在飛機掩護下,兵分兩路向雲嶺方向進犯。

    其中東路池田聯隊約3000餘人由漢奸帶路,從安徽蕪湖的灣址、黃墓渡過青弋江,占領了西河鎮,其後目標是占領三裏店(今三裏鎮)。

    另一路清水師團約2000餘人由繁昌經麻橋、大屋基方村、戴家匯直撲何家灣。

    三裏店是南陵城通往新四軍雲嶺軍部的重要屏障,南(陵)-青(陽)公路由此經過。

    我黨於1938年11月即在三裏店成立了中共南陵縣委員會,黨群基礎較好。且三裏店一帶的製高點是海拔近300米的父子嶺,雖無高山,但群山起伏,連綿不斷。

    由於駐守南陵城的國民黨守軍第五十二師沒有組織抵抗、向南撤退,敵軍不戰而占南陵縣城。

    日軍以南陵為跳板,兵分3路繼續向西,由峨嶺(鵝嶺)向三裏店進犯,其主力步騎炮兵2000餘人推進至三裏店,其餘兩路分別於當日占領了童村街和戴家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