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1135章皖南事變④(2/5)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12日,經過半天苦戰,新四軍部隊寡不敵眾,傷亡慘重,東流山製高點亦為國民黨軍所占領。軍部完全處於敵人火力控製之下,指揮部與各縱隊之間的聯係都已中斷,全軍指戰員處於彈盡糧絕、精疲力竭的地步。

    葉挺痛心疾首,焦急萬分,憤而自責。下午4時,中共中央的電示傳到石井坑。

    電示告知葉挺、饒漱石:“你們當前情況是否許可突圍?如有可能,似以突圍出去分批東進或北進(指定目標,分作幾個支隊分道前進,不限時間,以保存實力達到任務為原則)為有利,望考慮決定為盼。

    1月12日晚,新四軍軍部轉到石井坑村獅形山樹林開會。葉挺與饒漱石商議後,決定遵照中共中央分批突圍的指示,以石井坑為中心,把這支仍保持著原來建製的部隊分散突圍出去,盡可能爭取保存更多的革命骨幹和有生力量。

    總的目標依然是北上,一是經銅陵、繁昌渡江北上,一是經蘇南渡江北上,或就地堅持打遊擊。

    總的突圍方向主要有三個:左路向西北往茂林方向,中路往冬青樹方向,右路向東北往大康王方向。

    13日淩晨,經過簡單準備的新四軍數千人陸續分散突圍。

    葉挺、饒漱石率軍司令部、教導總隊、老5團等部分人員500多人為一路,項英、袁國平、周子昆率軍政治部為一路,從石井坑往東北翻越白山頂峰火雲尖,往大康王方向突圍。

    隨同的有錢俊瑞、夏征農、張元壽、陳茂輝、餘立金等。

    葉挺臨時組織起手槍隊,向國民黨軍的陣地衝擊,終因兵力、火力懸殊而未能突破國民黨軍密集掃射的機槍防線,剩餘人員隻得四下分散尋機突圍。

    項英、周子昆、李一氓與葉挺分手,率軍部少量人員,在鹿角山附近另尋突圍去處,後在大康王就地隱蔽待機。

    上午,國民黨軍第108師派一個排長在穀口舉著白旗邊走邊喊:“我們自家人不打自家人,貴軍可派一位代表出去商量辦法。”

    作為民主人士的軍部敵工部部長林植夫與第108師素有舊交,便自告奮勇向葉挺請求帶幾人前去談判,但他們下山到敵師部後隨即被扣押。

    下午,為營救被困在山中的部隊,饒漱石提議葉挺親自下山去見國民黨軍第108師師長戎紀五,畢竟他們是老熟人,看看有沒有轉圜的餘地。

    葉挺一開始表示不能去,認為與戎談判現在根本沒有條件,去了也是步林植夫的後塵。

    饒漱石再三勸說:“軍長,這不是你個人的行為,是黨派你去的。我自應向黨中央報告……”

    葉挺對黨的命令堅決執行,說:“如果是黨派我去,我就服從。”葉挺根據饒漱石的意見,致信上官雲相,表示願往上官總部協商。

    14日上午,葉挺組織手槍隊向國民黨軍第108師644團陣地猛烈衝殺,仍然未能衝出坑口。

    下午4時,第108師派一個營長上山請葉挺到師部談判。葉挺根據黨的指示,帶領葉育青、葉一舟、葉欽和等隨員10餘人去與國民黨軍談判。

    當時,饒漱石、張元壽、軍政治部統戰部副部長兼民運部部長夏征農、民運部第3科科長陳茂輝等送軍長出山口。

    但是,國民黨軍出麵見葉挺的卻是第52師副師長朱惠榮。這樣,不但沒有給葉挺任何轉圜的餘地,而且葉挺隨即被無理扣押,不久後入獄。

    他被關押在上饒、恩施、桂林、重慶等地,長達5年多。

    15日拂曉,在大康王隱蔽了兩天兩夜的項英,遇見了軍部副官劉厚總,第二天又遇見了被衝散的周子昆。18日晚上,他們離開大康王前往南邊的螺絲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