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1079章新四軍第五支隊②(1/4)

    11月底,劉少奇來到皖東後,多次強調必須貫徹獨立自主的方針,放手發動群眾,猛烈擴充軍隊,迅速建立抗日根據地和民主政權。

    他要求在積極打擊日偽軍的同時,做好反擊頑固派進攻的準備,樹立敢於反“磨擦”的思想。

    根據少奇同誌的指示精神,第五支隊在江北指揮部的領導下,一方麵迅速抽調大批幹部,采取多種辦法,在路東各地進行擴軍工作;另一方麵同敵偽頑軍進行堅決的鬥爭。

    從1939年12月到翌年2月,第五支隊共組織起七個遊擊大隊,十三個遊擊中隊。這些遊擊隊經過短期訓練和戰鬥鍛煉,大都編入了主力部隊。

    短短三個月,全支隊由原來的二千多人發展到五千多人。

    1940年1月,八團與江南指揮部所屬的蘇皖支隊在六合縣竹溝會師。兩支部隊並肩作戰,在秦欄鎮連續擊退由六合、天長進犯的偽軍,殲其兩個中隊。

    在天長、六合交界處的橫山反擊日偽軍的合擊,斃傷日軍100餘人,偽軍200餘人,俘虜日軍2人。

    我軍對日偽軍作戰的勝利,振奮了路東各縣群眾的抗日情緒,擴大了我黨我軍的影啊。

    正當我軍積極打擊日偽軍時,國民黨韓德勤部則不斷向我挑釁,牽製我與敵作戰的兵力。

    占據盱眙的秦慶霖部,不僅無理限製、阻撓我軍活動,甚至在舊縣殺害我政工幹部王勇鳴。在津裏釆取突然襲擊的卑鄙手段,繳我十團一個班的槍。

    十團被迫進行還擊。在大頭王一地殲其一部後,占領澗溪鎮,並將增援的秦鵬雲團包圍在澗溪鎮之馬頭山。

    秦慶霖見勢不妙,不得不派代表與我談判,交還我槍支,同意以河梢橋為界,橋西是我們的轄區,橋東是他們的轄區。新四軍也本著“有理,有利,有節”的原則,撤出戰鬥。

    在此期間,六合、天長等縣的國民黨地方武裝也不斷襲擊我十五團。十五團忍無可忍,在自衛反擊中殲滅六合常備團一部。

    我軍的勝利,在群眾中引起強烈的反響。他們一麵為勝利而歡欣鼓舞,一麵積極送兒、送郎參軍,進一步推動了擴軍工作。

    為了進一步擴大抗日武裝,加強部隊思想建設,做好反磨擦.的準備,五支隊於1940年2月7日至16日,在半塔集召開了政治工作會議。

    會上,江北指揮部政治部主任鄧子恢傳達了中原局和劉少奇關於堅決反“磨擦”的指示。並就革命人生觀問題作了報告。這次會議對於粉碎國民黨頑固派的大規模進攻起了重大作用。

    3月初,桂頑一三八師一團和十,十二遊擊隊等部向我路西根據地發動進攻。

    4日,四支隊開始反擊。進攻大橋的頑十二遊擊縱隊大部被殲。我斃傷俘頑支隊副司令商業勤以下一千餘名。增援路西的五支隊主力和蘇皖支隊,在羅炳輝、陶勇司令的指揮下,也於7日在滁縣施家集全殲滁縣頑保安團近千名。

    此役計繳獲機槍19挺,步槍900餘支,軍用物資無數。並在管家壩擊潰頑軍一個營。

    接著,五支隊同四支隊7團相配合,在八鬥嶺擊潰頑軍一三八師一部。

    韓頑為配合桂頑的進攻,消滅我留在路東的部隊,以其主力一一七師、獨立第六旅和常備十旅、秦慶霖常備旅、六合常備團共16個團的兵力突入我路東地區,於三月二十一日分三路進攻半塔集。

    當時路東隻有五支隊十團兩個營,十五團一個營和支隊教導大隊、特務營以及新編的遊擊大隊共2400餘人,其中有半數未參加過戰鬥。

    麵對數倍於己的頑軍,全體指戰員毫無畏懼。他們在鄧子恢、郭述申的指揮下,堅決執行中原局、江北指揮部固守待援積極防禦的指示,以頑強的戰鬥,頂住了頑軍的瘋狂進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