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1049章孫祖伏擊戰(1/4)

    在魯中,山東縱隊第一、二、四支隊一直活躍在沂蒙山區和泰山區,多次粉碎日偽軍的掃蕩。

    他們進行了五井反擊戰、孫祖伏擊戰、楊家橫包圍戰等著名戰鬥,擴展了魯中區西南部的泰、泗、寧邊區和北部淄河流域根據地,鞏固擴大了臨費邊區,與魯南、濱海、清河等區打通或加強了聯係。

    在魯東南,特委和山東縱隊第二、九支隊積極創建根據地,到1940年底,新開辟了18個區、600多個村莊,莒縣、日照以南,隴海鐵路以北,沭河以西,黃海以東的魯東南根據地正式形成。

    在湖西,蘇魯豫支隊和第三大隊轉戰隴海路南北,多次粉碎日軍的“掃蕩”,還反擊了朱世勤、馮子固等頑、投勢力兩萬餘眾的聯合進攻,逐漸穩定了該區形勢,鞏固了微山湖東西兩岸大片地區,並北向金鄉、巨野間開辟了部分新區。

    蘇魯豫支隊和山東縱隊隴海南進支隊等部還開辟了蘇皖邊區抗日根據地,後劃歸中原局領導。

    1939年8月1日,八路軍第一縱隊正式成立。徐向前和朱瑞分別任司令員和政治委員,加強了山東的統一軍事領導。山東縱隊各部隊在魯中、魯東南、清河、膠東等地大力開展遊擊戰爭,擴大了根據地。

    小山戰鬥:1939年5月1日,山東縱隊命令四支隊抽調4個主力連組成南下挺進支隊,赴鄒縣以東山區開辟工作。

    7月15日,進至鄒(縣)滕(縣)泗(水)曲(阜)交界的立山、小山一帶。

    23日拂曉,日偽軍1000餘人,分四路向小山圍攻。

    南下挺進支隊英勇反擊,戰鬥從拂曉持續到黃昏,先後打退敵人20多次進攻。特別是扼守山頭的戰士更加頑強,高喊“中華民族萬歲”的口號與敵人展開肉搏。

    這次戰鬥,斃傷日偽軍200多人,南下挺進支隊78人壯烈犧牲。

    劉家井戰鬥:1939年5月下旬,山東縱隊第三支隊按照上級指示,在鄒平縣劉家井一帶集結,準備進軍章丘一帶。

    6月6日,日偽軍2500餘人,向駐劉家井一帶的第三支隊進犯。敵在受到打擊後,又迅速調集3500餘人增援,並配備汽車100多輛、騎兵150餘名,向第三支隊瘋狂攻擊。

    第三支隊指戰員在司令員馬耀南、副司令員楊國夫指揮下,固守圍牆,堅決抗擊,激戰竟日,黃昏時分散突出重圍。

    這次戰鬥斃傷敵七八百人,其中斃敵417人,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

    1939年6月魯中地區反“掃蕩”:1939年6月1日至7月14日,日軍2萬餘人,以沂蒙北部東裏店為中心,采用長驅直入、分進合擊的戰術及多路逐段展開與逐段合擊的形式,對魯中山區發動第一次大“掃蕩”。

    至7月中旬,日軍占領莒縣、沂水、蒙陰及東裏店、魯村等重要城鎮,繼而向沂蒙腹地反複進行分區“掃蕩”,並安設大量據點,割斷了魯中和魯東南、魯南的聯係。

    為粉碎敵人的“掃蕩”,山東縱隊各部廣泛開展遊擊戰。在近兩個月的反“掃蕩”中,各支隊多次避開敵之合擊,打擊敵人20餘次,共殲滅日偽軍1000餘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