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1047章黃河兩岸的抗日壯歌⑤(1/4)

    1943年,日軍華北方麵軍自春季以來就對抗日根據地進行了大規摸的“掃蕩”。

    9月,日軍第32、第35、第59師團及騎兵第4旅團主力和偽軍一部,又采取“鐵壁合圍”等戰術,對冀魯豫抗日根據地進行大規模“掃蕩”。

    八路軍冀魯豫軍區以大部分主力轉移到外線襲擊日偽軍的後方,以一部分主力協同民兵、遊擊隊堅持內線作戰的方針,打擊進犯的日軍。

    9月21日,日偽軍1.1萬餘人,由新鄉、開封、商丘、濟寧、兗州等地出動,向微山湖西根據地中心區單縣東南地區合圍。

    冀魯豫軍區部隊跳出合圍圈,轉入日軍側後的豐縣、碭山及魚台地區。日偽軍撲空後即輾轉於豐縣、巨野、曹縣地區之間,尋殲冀魯豫軍區主力部隊。

    10月3日,日偽軍向曹縣西南地區合圍,冀魯豫軍區第5軍分區機關及部隊一部於王廠村陷入重圍,遭到部分損失。

    但軍區部隊主力一部卻乘虛襲入東明、考城、何所等日軍城鎮據點,予日偽軍以有力打擊。

    10月12日,日偽軍又集中1.5萬餘人,配屬大量汽車及部分坦克,在飛機支援下,由泰安、濟南、聊城、滑縣、鄆城等地出動,采取多路並進、步步為營的戰法,對冀魯豫抗日根據地中心區濮縣、範縣、觀城地區實施“鐵壁合圍”和“拉網掃蕩”,企圖一舉殲滅冀魯豫軍區領導機關和主力部隊。

    冀魯豫軍區偵知日軍企圖,率部適時跳出了合圍圈。

    13日,軍區機關轉移到內黃西南地區,主力部隊跳出合圍圈後又突破壽張至陽穀間日軍封鎖線,並以一部於18日夜突然襲入東平城內,將偽縣政府、警察所、新民會等機關搗毀。

    之後又乘勝東進,對日偽軍展開軍事、政治攻勢,5天內連克夏謝、大井等據點11處,威脅日軍後方及泰安至濟寧等地的補給線。

    在濮縣、範縣、觀城等地區堅持內線鬥爭的部隊,到處以伏擊、襲擊等手段,積極打擊日軍,破壞日軍交通線,10天中作戰116次,有力地打擊了日偽軍的“清剿”部隊。

    10月24日,日偽軍撤出冀魯豫根據地中心區,對滑縣、長垣地區和平陰以東大峰山區,實施重點“清剿”。

    冀魯豫軍區第4軍分區部隊轉至外線,襲入延津,威脅日軍側背。

    11月13日日軍從冀魯豫抗日根據地撤退。

    在曆時50多天的秋季反“掃蕩”作戰中,冀魯豫抗日根據地軍民共作戰315次,殲滅日偽軍4000多人。

    這次反“掃蕩”的勝利,對恢複和發展冀魯豫抗日根據地起了重要作用。

    冀魯豫邊區創建於抗日戰爭初期。邊區的自然氣候條件十分優越,適宜各種農作物的種植,所以這裏是一個重要的產糧基地。

    但是在1940年,冀魯豫邊區遭遇了嚴重的旱災和蝗災,糧食產量急劇下降,並由此引發了一係列的糧食問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