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1017章畏敵如虎(1/3)

    唐·陸龜蒙《馬當山銘》:山之險莫過於太行,水之險莫過於呂梁,合二險而為一,吾又聞乎馬當。

    1937年秋,為了阻止日寇溯江西進,國民政府江西江防委員會征集九個縣數十萬民夫在馬壋修築要塞。

    一年以後,一座由三級鎖江炮台拱衛,號稱”牢不可破“的馬壋要塞區完全建成。

    1938年5月,日寇為了消滅南京國民政府的有生力量,逼迫中國投降,集結了40餘萬兵力向武漢發動進攻。

    其南線部隊準備先攻占九江,然後溯江西進,與北線日軍會攻武漢,而馬當要塞就成為了日軍西進的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塹。

    馬當,自古以來就是長江水道最為凶險之處,此處為長江中遊最狹窄處,寬不及500米,水流湍急,形勢險要,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而且,國民黨江防委員會為了阻敵西進,在江心以沉船為基礎建成了一條攔河壩式的阻塞線,隻在長江南岸留有僅可通行一條船的狹窄航道,並且配備了強大的火力輸出單位,水麵布置了3道水雷防線,前後共布雷1600餘枚。

    如果僅從馬當要塞的配置來看,確實是易守難攻。但是,任何堅固的堡壘和要塞,要想長時間守住,所依靠的不僅僅是要塞的火力輸出,而應該是一個立體的防護體係。

    可在國民政府海軍損失殆盡,空軍無力支援作戰的情況下,馬當要塞所能依靠的僅有自身和陸地上的支援部隊國軍第16軍了。

    那麽,第16軍是一支能夠讓馬當要塞守軍放心把後背交給他們的部隊嗎?

    曆史證明,答案是否定的!

    時間追溯到1938年6月13日,日軍猛攻安慶,安慶失守。

    安慶的失守則意味著日軍下一步的進攻目標必定是馬當。

    對於馬當的防守,作為第一線指揮官的第二總隊總隊長鮑長義來說,他並不太擔心日軍從江麵進犯。

    這是因為馬當的江麵在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之後,暗礁林立,水雷密布,而且炮台早就把江麵劃分好了區域,提前設定好了射擊諸元,隻要是日軍敢於從水路進犯,定叫他們有來無回。

    可是,安慶的失守卻在提醒鮑長義,日軍在水麵進攻不利之後必定要登陸,安慶的失守就是因為直屬於日軍大本營的波田支隊配屬海軍陸軍戰隊第11戰隊登陸後攻入了安慶,使得安慶沿江設置的火力失去了作用而失陷的。

    想到這裏,鮑長義愈發不安,於是要通了離他最近的香口陣地陸軍313團的電話,然卻被告知,313團所有排以上軍官都去參加16軍軍長李韞珩舉辦的抗日軍政訓練班去了。

    大戰在即,各級主官均不在位,馬當要塞被蒙上了一層陰影。

    6月15日,大霧迷江,日本海軍第三艦隊首先發難,向馬當要塞發起進攻。

    但日軍的此次進攻並不是全麵的真正的進攻,而是利用大霧天氣做掩護進行掃雷和進行一些火力試探,因此,江麵上雖然打得熱火朝天,雙方都沒有太大的損失。

    一周之後,鮑長義一直擔心的日軍波田支隊和海軍陸戰隊果然出現了。

    6月22日,日軍見始終無法從江麵突破馬當要塞,於是故技重施,命令正在安慶休整的波田支隊和海軍陸戰隊第11支隊從安慶出發,從馬當要塞以東的香口地區登陸,準備繞道攻擊馬當要塞。

    此時,負責在陸地支援馬當要塞的第16軍不僅毫無察覺,反而沉浸在一片歡樂之中。

    原來,16軍軍長李韞珩於6月23日下午通知,要在24日上午8時舉行抗日軍政大學的結業典禮,要求各部隊主官屆時都來參加,會後還要舉行會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