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1016章過了一把癮(1/3)

    1938年6月至10月,中日雙方在武漢地區進行了抗戰史上最大規模的會戰。此次大戰,中國投入了100萬兵力,而日軍也投入了將近40萬。

    中日雙方在長江兩岸進行膠著作戰。

    不過在當時那巨大的差距之下,中國能夠抵抗日軍四個多月的時間已經很不容易了。

    而日軍也因為此戰開始不得不轉變對華戰略,他們陷入了自己都不願意看到的戰略相持階段。

    這對於資源稀少的日本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危機。

    然而,這次會戰本身可以極大限度的減少傷亡以及延遲日軍占領武漢的時間,為百姓和軍隊撤離武漢爭取更多時間。

    可惜的是因為馬當要塞的失守最終讓武漢會戰提前爆發,而在這之後國軍將士不得不付出更大的傷亡來抵抗日軍。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誰也不會想到這座固若金湯的馬當要塞失守的原因竟然是因為一場結業典禮。

    馬當要塞位於江西彭澤縣,距離九江僅有八十裏的路程,其中馬當山雄峙江邊,一旦誰控製了這座山,那麽必定會居高臨下,當時國民政府也深知馬當山的險要。

    抗戰爆發初期,上海、南京相繼丟失,山東沿海的日軍正步步逼近徐州,此時國民政府雖然遷都重慶,可是當時實際上的首都是武漢。

    這裏是抗戰物資的中轉站。武漢丟失,那麽多的抗戰物資無法運送到大後方,對於整個抗戰大局來說是十分不利的。

    在當時為了保衛武漢,國民政府采取了“禦敵於國門之外”的戰略方針,即將日軍的兵峰擋在武漢外圍,給物資的集結和城市的防守贏得時間。

    而馬當山獨特的地理優勢則是一道天然的防線,因此這裏也是國民政府防禦的重心。

    為了保衛武漢,當時數量不多的中國海軍將僅剩的幾艘艦船全數炸掉,沉到了江底,以阻擋日軍從水路的進攻,同時又在海麵上布置了各種魚雷。

    除此之外,軍事委員會還在此地布置了將近一個軍的兵力,由16軍軍長李蘊垳擔任前敵總指揮。

    當時國民政府的設想,是馬當要塞起碼能抵擋日軍1個月。

    然而事實的結果卻是僅僅兩天馬當要塞失守了,而失守的原因竟然是因為一場結業典禮。

    日軍南路軍第十一軍的部隊要溯江而上,馬當要塞首當其衝。可是作為16軍軍長的李蘊垳居然在此時不思加強守備力量,反而是疏於防範。

    他自認為馬當要塞固若金湯,不需要擔心小鬼子的進攻,便沒有將戰略的重心放在防衛上,反而在大戰前一刻還創辦了所謂的戰地學校,並且嚴令16軍的中下級軍官都必須來參加學習,為期兩個星期。他還自任校長。

    本來大敵當前,很多的士兵都很不理解李蘊垳的舉動,可是無奈軍令如山。於是從6月10日開始,馬當要塞開辦了為期兩個星期的“學習班”。

    光有學習還不夠,李蘊垳更是要求在6月24日當天,所有參加學習的中下級軍官都必須參加結業典禮。

    很不巧的是,李蘊垳的這個辦學舉動,被當時在附近打探情況的日諜知道了,他立馬將此消息報告給了日軍華中派遣軍指揮部。

    而日軍華中派遣軍意識到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於是就在6月24日當天派遣重兵進攻馬當要塞。

    幸好當時守衛馬當要塞的鮑長義堅守職責,使得馬當要塞並沒有立馬失守。

    可是馬當要塞畢竟兵力不多,麵對日軍的進攻根本無法抵擋,他們隻得向16軍司令部求援。

    此時李蘊珩正惱恨鮑長義不聽他的話,沒有來參加學習班的結業典禮,在初時拖拖拉拉遲遲不肯發援兵,直到兵團司令部以及戰區司令部都被驚動了,李蘊珩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這時候才派遣援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