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981章沉重的代價②(1/3)

    李宗仁和白崇禧認為,眼下形勢有利於日軍利用機械化部隊和飛機優勢集中進攻,我軍的裝備和兵力隻可利用地形打陣地戰、殲滅戰,不宜進行徐州保衛戰。

    若盲目與敵人拚消耗,將重蹈淞滬、南京戰役覆轍。

    這時第九軍團高霆也給蔣介石提出了自己對戰局的看法,竟與李、白二人不謀而合。

    李、白將意見報告給蔣介石,蔣也收到情報部關於日軍向徐州增兵40萬的報告。

    5月15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經武漢最高軍事會議決定棄守徐州。

    16日,第五戰區下令各部隊分別向豫、皖邊界山區突圍。

    17日,蔣介石命令一戰區所屬部隊完成接應突圍部隊的任務。

    18日午夜,李宗仁率戰區司令部放棄徐州,經宿縣向西南方向撤退。

    19日上午,第68軍掩護各部撤退之後放棄徐州。

    於是,狹義的徐州會戰在布局階段的中後期就結束了。

    就在中方部隊開始突圍之際,日軍土肥原所部第14師團約2萬人為切斷中方退路和阻止一戰區援軍增援強渡了黃河。

    此舉雖然對中方形成威脅,但由於其他日軍尚未合圍,而隴海線附近中方有6個軍12萬人,土肥師團反成孤軍深入之勢。

    程潛(一戰區代總司令)認為“就是吃也能把土肥原吃掉“。蔣介石匆匆飛往鄭州,到程潛負責的第一戰區指揮部,決定親自指揮豫東戰役,殲滅土肥師團。

    5月23日,土肥師團開始向蘭封突圍,第七十一軍88師師長龍慕韓擅自抗命,棄守蘭封。

    程潛迅速調整部署,再次圍困土肥原。

    正當程潛樂觀預計,再有兩三天時間就可望全殲土肥師團之際,黃傑第8軍無視薛嶽命令棄守商丘。

    結果,由於蔣介石兩個嫡係將領的貪生怕死、臨陣脫逃,中方有計劃地投入的15萬精銳部隊,卻未能殲滅土肥師團的2萬人馬。

    並且,更糟糕的是,蔣介石和程潛剛放棄圍殲,土肥師團立即反撲,重新占領了蘭封。

    29日商丘淪陷後,開封、鄭州甚至武漢都岌岌可危。連蔣介石自己也不得不在5月28日給程潛的密件中說:蘭封戰役是“在戰史上亦為一千古笑柄“。

    有人問,蔣委員長為什麽不啟用高霆的第九軍團耶?如果啟用第九軍團,恐怕土肥原的日子不好過。

    事實上,高霆的第九軍團正是接應徐州撤退的第一戰區部隊,他的一個軍(第9軍)成功地將徐州突圍出來的國軍部隊接應了出來。

    但卻沒有接到圍殲土肥原的指令,因而坐失良機!

    為了阻止土肥師團,緩解兵敗如山倒的勢頭,蔣介石於5月31日夜晚做出一個重大決策:掘開黃河大堤,“以水為兵“,阻止日軍。

    很多人都不知道,這條發生在三國時期的“水淹七軍”之計會在現代重演。

    實際上,這個方案由來已久。

    早在1935年,受聘於南京政府的德國軍事顧問團總顧問法肯豪森,就向蔣介石提出了利用江河阻敵的建議。

    保存在中國第二曆史檔案館的這份建議書中文譯稿上,有蔣介石對於“最後的戰線為黃河,宜做有計劃之人工泛濫,以增厚其防禦力“一段的眉批:“最後抵抗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