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980章沉重的代價①(1/3)

    這次去雲陽前線,台兒莊戰役己接近尾聲。中國軍隊己經粉碎了日軍攻占徐州,進而迂回攻擊武漢的計劃。

    這個時候的雲陽前線一片平靜。

    視察完畢,高霆回到洛陽。

    剛一回到洛陽,參謀長佟修文就向他報告:台兒莊獲得大捷,全國都歡騰了。

    他說著,遞過來一張中央日報。

    高霆看去,報紙上用頭號頭條刋登了台兒莊大捷的消息。稱消滅了日軍一萬餘人。

    高霆知道,台兒莊會戰即魯南會戰,是中國軍隊為阻止日軍迂回西進所進行的戰役。

    這次戰役能取得如此偉大的勝利,實在令人歡欣鼓舞。

    但是高霆沒有想到的是,這一場戰役,最終還演變成徐州會戰和蘭封會戰。這對於他來講,究竟意味著什麽?

    徐州會戰,是1938年1月至5月,中國第五戰區部隊與日軍華北方麵軍、華中派遣軍各一部,在以江蘇省徐州為中心的津浦(天津至浦口),隴海(寶雞至連雲港)鐵路地區進行的大規模的防禦戰役。

    其中,三四月間的台兒莊大戰最為著名,因圍殲日軍一萬餘人,史稱之為“台兒莊大捷”。

    徐州是津浦、隴海兩大鐵路幹線的交匯點,又緊鄰京杭大運河,為華北、華南和華中之間的交通樞紐,戰略地位十分顯要。

    若中方控製住徐州,就能確保橫貫東西的軍事大動脈隴海線暢通,利用該鐵路線繼續進行東西南北的戰略物資和人員大規模調運。

    還能阻斷南北日軍占領線和占領區的貫通,並有利於部署實施對杭州和濟南兩大方向日占區的夾擊反攻。

    反之,若徐州被日軍占據,日軍全線貫通津浦線,就可以利用鐵路運輸和機械化優勢,輕易進行南北兵力和物資調運,可以從整個鐵道線任意選擇薄弱環節進行推進,大大提高作戰能力。

    特別是通過和隴海線的配合利用,更容易向平漢線推進,進攻鄭州和武漢地區,以及沉重打擊中國軍隊的主力部隊和抵抗能力。

    高霆當然清楚,日軍進攻魯南,其目標在徐州。現在日軍在魯南受挫,下一步會怎麽做呢?

    想到這裏,他對著地圖苦苦地思索起來。他覺得日軍不會善罷甘休。日軍在台兒莊地區受挫,並不會改變他進攻的目標,徐州之戰不可避免。

    戰爭的發展果然如此。

    徐州會戰實際上由兩大階段構成,一是以台兒莊戰役為核心的魯南會戰,這階段中方取得了轟動中外的重大勝利。

    二是台兒莊大捷之後,日軍以徐州為中心部署的徐州會戰,涉及山東、江蘇、安徽、河南,這一階段中方被迫突圍。

    其中,魯南會戰包括臨沂保衛戰、滕縣保衛戰、臨城爭奪戰和台兒莊大捷等主要戰役和戰鬥。

    1938年2月下旬,阪垣師團在徐州東北約150公裏的臨沂遭到龐炳勳軍團的抵抗。

    龐炳勳是位老將,年逾花甲,其軍團在參加淞滬會戰之後編入第五戰區,這時實際上隻有5個步兵團、不足一個軍的兵力。

    但是,阪垣師團的絕對優勢兵力卻遭到龐軍的頑強抵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