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977章花園口決堤事件②(1/3)

    1938年6月11日,國民黨中央社電告全國:中日軍隊連日在黃河岸邊展開激戰,日軍派飛機大炮在黃河南岸大堤猛烈轟炸,致使黃河決口,洪水泛濫,淹沒了豫、皖、蘇三省29萬平方公裏土地······

    中央社向外發布的這一則消息,正是和長沙文夕大火、陪都防空隧道窒息並列為抗戰三大慘案之一的花園口決堤事件。

    相較於文夕大火和防空隧道窒息,花園口決堤事件在禍及地域之廣,人數之多,全世界反響之大等方麵,堪稱三大慘案之首。

    花園口事件發生後,國民黨和日本侵略者雙方都指責是對方炸毀的花園口,花園口的真相也一直不為國人所知。

    直到1975年蔣介石死後,國民黨方麵才逐漸承認,花園口決堤事件是蔣介石親自下令執行的。

    不過國民黨進行了極力辯解,說這是出於“抗戰的需要”。

    那麽,花園口決堤到底害死了多少中國人,又死了多少日軍?以至於蔣介石生前從不肯承認是自己釀造的這一起慘案呢?他又為何親手釀造這一起人禍呢?

    前一章從一個側麵己經說了個大概。本章繼續敘述。

    其實黃河決堤的始作俑者不是中國人,而是一個叫法肯豪森的外國人。

    炸黃河拖延日軍侵略腳步這個提議,在國民黨內部可以說是早有預謀。

    1935年,蔣介石聘請的德國軍事顧問團首席顧問法肯豪森,在提交給蔣介石的《關於中國抗日戰備之兩份建議書》中指出:

    在軍事實力和戰鬥意誌方麵,日軍遠遠高於國軍,想要阻止日軍進犯中原,隻有將黃河炸開,拖延敵軍的腳步。

    他建議蔣介石“將黃河作為最後戰線,宜作有計劃之人工泛濫,增厚其防禦力。”

    不過,這畢竟隻是提議,而且當時日寇還沒有全麵侵華,因此蔣介石並沒有將之放在心上。

    1938年徐州會戰打響後,國民黨組織部部長陳果夫向蔣介石寫了一封信,提出可以決堤阻敵,以水代兵。

    麵對老朋友的這個提議,蔣介石表現得很猶豫。

    雖然當年“圍剿”紅軍時他為達到“石頭過火,人要換種”的目的,曾下令:“此經過沿途大小村務須洗燒淨盡,勿稍遺留,免貽匪患為要。”

    還曾親自教手下國軍將領怎麽燒老百姓的房子:“對匪巢隻有焚燒,乃能解決,請派飛機設法暫停轟炸,而專用火油在欲燒之區域內,使皮帶或分水壺分布火油。如此分劃區域,每區約焚二三日,使匪恐慌,不能立足。”

    但今時不同往日,一旦國民黨明目張膽地將黃河炸決堤,那麽受影響的人民群眾絕對不是小數目,他蔣介石也必將遺臭萬年。

    因此,蔣介石既沒說同意,也沒說不同意。隻是批複“電程(潛)長官核辦”,原本後麵還有一句“隨時可以決口反攻”,但被蔣介石劃去了,茲事體大,他不敢直接挑明,而是讓程潛“自己看著辦”。

    1938年5月19日,徐州淪陷,國民黨數十萬大軍向豫東、豫南方向撤退。

    日本侵略者不想將戰線拉得太長,決定收縮兵力,直撲國民政府中樞所在的武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