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939章粵軍之第66軍②(1/3)

    而經過補充之後,66軍又在1938年參加武漢會戰的南尋線作戰。在德安、星子一帶的阻擊作戰中,66軍給予日軍101師團重大打擊。

    在不少文章中都提到,日軍有一個所謂的“軍神”聯隊長飯塚國五郎被中國軍隊神槍手擊斃。

    其實這個飯塚國五郎隻是101師團101聯隊的聯隊長,離“軍神”還差得遠,隻不過是宣傳用語而已。

    不過此人在前線耀武揚威時,確實被中國軍隊一槍斃命,而這個神槍手所在的部隊就是66軍的160師。

    確切些說,就是160師四一八團的參謀長封天宇。

    而66軍在此次作戰的表現還不僅於此,在隨後的萬家嶺大捷中更發揮了很大作用。

    以往談起萬家嶺大捷,有些文章刻意拔高74軍的作用,而忽視了其他參戰部隊。

    其實萬家嶺大捷是很多軍隊協力下的戰果,並不僅僅是某一支軍隊的功勞,每一支參戰軍隊的貢獻都應得到重視。

    而66軍原本的任務本不在萬家嶺方向,其主力部隊是特意調來的。

    在圍殲日軍106師團的作戰中,66軍猛攻石堡山、老虎尖,並以一部支援第4軍攻克獅子崖西北高地,與其他各部完成了對日軍的合圍。

    而在隨後圍攻戰中,各部守備隊嚴守陣地,挑選奮勇隊專事衝鋒,攻擊隊隨後跟進。66軍在10月10日攻克萬家嶺,此後日軍殘兵一部又被66軍截擊,損失巨大。

    當然,日軍106師團雖然有弱兵之稱,而且還是孤軍冒進,但平均戰力仍不容小覷,故而實際上該師團殘部還是被援軍接應而去。

    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此戰為重創日軍106師團,而非全殲,但在當時能取得如此戰果,已實屬不易。

    66軍此前在阻擊作戰中已經損失不小,參加萬家嶺圍攻時也非全軍出動,但在短短6天時間內,參戰官兵8815人就戰損了3613人,平均每天就要損失一個多營,可以說不俗的戰果也都是鮮血所換來的。

    而在粵軍出省作戰的主力部隊在武漢會戰中奮力拚殺之際,廣東留守的粵軍部隊卻僅剩7個師、2個旅,且精銳老兵大部被抽走補充前線。

    日軍則打起了廣州的注意,於1938年10月在海空力量的支援下投入了第5、第18、第104師團發起了廣州之戰。

    廣東留守粵軍兵力分散,在日軍登陸後難以形成合力,故而難以阻擋日軍進攻的步伐(當然,內部原因有很多),10月12日日軍登陸,10月底日軍即攻陷廣州。

    廣州失陷後,粵軍主力集中在粵北地區,同時餘漢謀請求調回外地粵軍以加強防禦,故而66軍也調回廣東,且增編了151師,作戰師調整為三團製師,該軍一部在牛背脊、羅浮山一線與日軍接觸。

    當時廣東、廣西被劃為是第四戰區,以張發奎為戰區司令長官;同時在桂林設有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桂林行營,以桂係的白崇禧為主任,理論上桂林行營對長江以南的第三、第四、第九戰區有指揮的權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