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927章留守處風雲②(2/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塗正坤、吳淵、羅梓銘、曾金聲、吳賀泉、趙祿瑩(女)等人被殺害,通訊處遭破壞。

    同期,新四軍還設立了七裏坪、竹溝、永新黃崗留守處:3月,新四軍在湖北省紅安縣七裏坪設立留守處,詹以錦任主任。

    留守處既是新四軍第4支隊的留守機關,又是中共鄂東特委機關的所在地。

    留守處成立後,舉辦了幹部訓練班和黨員訓練班,培養骨幹;宣傳黨的抗日政策,開展抗日救亡活動;恢複黨的組織,領導人民抗日;安置新四軍第4支隊傷員、軍人家屬。

    1938年10月,武漢失守後留守處遷往大別山區立煌縣(今安徽省金寨縣),改稱新四軍駐立煌辦事處。

    1941年撤銷。

    同期,新四軍第4支隊第8團離開河南竹溝後,設立了新四軍第8團留守處。

    6月,中共河南省委從開封遷至竹溝。

    11月中共中央中原局在竹溝成立,因而,留守處實際上是河南省委和中原局對外的公開機關。

    留守處辦公地址在河南省確山縣城西約35公裏的竹溝,王國華任主任兼政委,張震任參謀長,嶽夏任秘書長。

    6月,河南省委書記朱理治兼留守處政治委員,主任王國華兼政治部主任。

    10月,參謀長一職由王海山接任,後為劉少卿。政治部主任後由許世奎、方正平擔任。

    留守處司令部下設4個處,即參謀處,軍醫處,軍需處,副官(秘書)處,還有25個基層科、所、隊、站。

    政治部下設5科1處1隊,即組織科,民運科,保衛科,宣傳科,幹部科,招兵處,民族抗日宣傳隊(也稱拂曉劇團)。

    從1938年3月八團留守處建立,到1939年11月,在短短的1年零8個月的時間內,八團留守處做了大量的工作。

    做好抗日軍人家屬的工作。

    為了解除前方將士的後顧之憂,留守處發動群眾幫助抗日軍人家屬解決生產、生活上的困難,逢年過節慰問抗日家屬和烈屬,協助逃亡在外的紅軍家屬重返家園,使抗日軍人家屬更加積極支持親人在前方殺敵立功。

    掩護共產黨的機關開展工作。

    竹溝地處中原,背靠大別山,正如周恩來副主席曾指出的那樣:“竹溝在中原的戰略地位非同一般。我們共產黨人要革命,要抗日,也要有人、有槍、有根據地。沒有根據地,就沒有依托。竹溝就是我們在中原的依托。”

    1938年5月,中共河南省委由開封遷到竹溝。次年1月,中共中央中原局入駐竹溝。竹溝的合法地位使中原局和河南省委等黨組織的工作得到順利開展,迅速打開了中原抗戰局麵。

    同時,在共產黨組織不能公開活動的情況下,留守處創建了“白皮紅心”的群眾組織,在商救會、婦救會、青救會等抗日團體的基礎上,成立了共產黨秘密領導下的縣農民自衛會,成為竹溝的政權組織。

    開展統一戰線工作。

    處在國民黨軍隊包圍中的竹溝,能夠成為中共中央中原局和中共河南省委的所在地,能夠在中原抗戰中發揮巨大作用,除了黨的正確領導和新四軍武裝力量的發展壯大外,統戰工作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